珠海宝镜湾“无字天书” ,标注史前海洋文明新高度
在珠海宝镜湾遗址,凿刻于岩石上的各种图案被视为“无字天书”。透过复杂几何图案,人们仿佛可以一窥4000多年前珠海先民生活的情景。这些岩画证明了,当大禹治水留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美谈时,在珠海史前海洋文明也抵达了一个新高度,印证了珠海是中国南方海洋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详情]
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客座教授李世源与宝镜湾岩画打了几十年交道。他曾组织、带领团队到现场考古发掘。
宝镜湾岩画被发现后,关于岩画的研究在不断深入。宝船破浪、巫觋献舞……这些珠海先民伟大的艺术创作表达了甚么?研究者相信,宝镜湾岩画上的几何图案并不是先民的随…
宝镜湾岩画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在全国岩画中均有重要地位。宝镜湾遗址连同岩画,于2006年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阔口,呈方形,可细辨龙身蓄势蟠曲,龙尾状如鱼尾,龙爪似须连颈弯曲向前,上部稍宽,有些许梯状。隆鼻,似带弧的等边三角形。头角似鹿,龙目圆睁前视,作吼叫状,是一条蓄…
原装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