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宗颐《访宝镜湾岩画》
宝镜湾岩画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在全国岩画中均有重要地位。宝镜湾遗址连同岩画,于2006年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镜湾岩画记录了珠海先民走向浩瀚海洋的最初记忆,揭示了史前人类生活的缩影,对研究中国珠江流域史前先民的经济文化状态、宗教情绪与审美意识,提供了第一手数据。宝镜湾岩画证明了早在4000多年以前,就有先民在珠海这块土地上开发、繁衍、生息,他们选择依山面海,从事渔猎和采集活动,创造了北方草原游牧文明、南方山游耕文明、中原定居农业文明这之外的第四种文化类型:史前海洋文明。它也证明了珠海文明史从一开始就与大海紧密相连,珠海的人文历史具有鲜明的海洋性特征,珠海地域文化是中华早期海洋文明的典型代表。
李世源直言:“毫无疑问地讲,它代表环珠江口史前文明的第一次高峰期,是整个人类史前文明的一次重要发现。它说明,在4000年前的南海之滨、环珠江口等区域,人类有活动且活动频繁,存在高峰期。”
宝镜湾岩画的发现与研究,对中国考古界乃至史学界认识中国文明多源,对确立中国岩画的地位,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专题 更多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