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31 星期一 18:07:27

香港人越来越信中医?香港中医药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发布时间:2025-03-27 14:18

香港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城市,拥有悠久的中医药历史。从20世纪初期的草根中医到如今成为现代医疗体系的重要一环,中医药在香港的地位经历了渐进式的演变。尤其是在近年来,香港政府与社会各界对中医药的重视逐渐加深,推动了中医药行业的规范化发展,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多选择。

香港中医药政策的演变与支持

香港中医药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推动。从20世纪80年代起,香港政府开始关注中医药的管理与发展,并逐步建立了一套法治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中医药政策的演变,伴随着香港社会对中医药需求的增加和中医药地位逐步提升。

1999年,香港特区政府出台了《中医药条例》。《中医药条例》对中医执业进行了严格的规范,要求所有中医师必须注册并获得执业资格,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的专业性。这一举措为香港中医药行业提供了法律保障,推动了行业的正规化发展。

▲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2000年举行会议旧照。

▲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2000年举行会议旧照。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香港成立了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TCM),负责中医执业的管理、监督与资质认证。TCM委员会的成立,使得中医药行业有了统一的监管机构。

近年来,香港特区政府陆续出台了包括《中医药发展战略》等一系列政策,推动中医药在香港的长期发展。这些政策明确了中医药产业的方向,提出了中西医结合、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提升中医药国际化水平等目标。这为香港的中医药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为香港成为全球中医药中心之一奠定了基础。

2018年时任香港特首在施政报告中确认将中医药纳入香港的医疗系统,明确将兴建全港第一间中医医院。

香港中医药的现状:诊所与医疗服务的蓬勃发展

随着香港社会对中医药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医诊所的数量逐年攀升,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香港卫生署的数据显示,目前全港18区均有中医诊所。香港市民对中医的依赖度逐渐上升,成为日常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香港的中医诊所类型多样,服务内容包括针灸、推拿、中药、拔罐、刮痧等传统治疗方式。随着中医药服务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选择中医调理亚健康,尤其在都市快节奏的生活中,中医药提供了另一种温和且高效的治疗方式。

例如,48岁的张小姐长期饱受颈椎病困扰。作为一名职场女性,她的工作环境要求长时间使用电脑,这导致她的颈部时常感到僵硬,甚至伴随头晕。多次尝试西医治疗未见显著效果后,张小姐决定尝试中医治疗。她来到香港一家口碑良好的中医诊所,通过针灸和推拿的治疗,她感到身体逐渐放松,疼痛有所缓解。张小姐的故事仅仅是香港中医诊所服务中的一个缩影,越来越多的市民通过中医来调理身体,解决慢性疾病和亚健康问题。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香港市民对中医的认可度逐步增加,特别是对于一些慢性病、亚健康的调理和疾病预防等方面,中医的疗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传统中医治疗不单纯依赖药物,更注重整体调节和体质改善,因此具有较少副作用的优势,使其在现代人群中愈发受到欢迎。中医的这些独特优势,尤其是在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调节免疫系统等方面,正迎合了现代都市人的需求。

在早前香港社区组织协会的一项关于香港人使用中医情况及态度的调查中,发现市民对“中西医的信心差不多”的比例有大幅增加,某些年份的调查里甚至超过“对西医较有信心”的比例。调查亦显示,市民认为“中医处理普通疾病时较有效”的比例已比过去有明显增加,而且亦很接近认为“西医处理普通疾病时较有效”的比例,显示市民对中医的信任增加。

香港首间中医医院:标志性进步

▲中医医院概念图(政府影片截图)。

▲中医医院概念图(政府影片截图)。

香港首家中医医院——香港中医医院及政府中药检测中心,作为香港医疗体系中的一项重大突破,标志着香港在中医药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座医院不仅是香港首家由政府主导、以中医为主的中医医院,还是香港发展中医药、推动中西医结合、加强科研和教育的项目。

香港中医医院位于将军澳百胜角,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医院占地约4.3公顷,总楼面面积达到约10万平方米,计划设有400张病床。香港政府对此项目的支持力度极大,项目建设资金约为53亿港元,主要用于医院的建设与初期运营。

香港中医医院采用由医管局、非政府机构及本地大学,以三方伙伴协作形式管理。由香港浸会大学通过公开招标获选为医院的运营机构,合作期为10年。政府负责医院的建设,而浸会大学则负责日常运营和管理。浸会大学在中医药教育与科研方面有着雄厚的实力,作为香港知名的教育机构之一,其负责运营这家医院,将为医院注入丰富的学术资源,推动中医药的临床研究和学科发展。

香港中医医院的服务范围涵盖了多个专科,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骨伤科、肿瘤康复、治未病等。医院特别注重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本地西医医院密切合作,为患者提供中风、癌症、肌肉骨骼疾病等方面的中西医联合治疗,力求实现更高效的治疗效果。

医院的特色服务还包括:

住院服务:为需要长期治疗或康复的患者提供专业护理。

日间诊疗:针对忙碌的患者,医院提供日间治疗服务,使患者能够在方便的时间进行就诊。

针灸及推拿中心:提供传统的中医针灸、推拿服务,以缓解患者的慢性病症或日常劳损。

康复护理服务:特别针对慢性病患者和术后患者,提供专业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除了临床治疗功能外,香港中医医院还将成为中医药科研与教育的重要基地。医院将重点开展中药质量研究、临床疗效验证、中医标准化等科研项目,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与国际化。

在教育与培训方面,医院将与本地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培养中医药专业人才,并为中医药学生提供临床实习机会。这一举措将有助于提升香港的中医药教育水平,为行业培养更多具备现代医学与中医结合能力的专业人才。

香港中医医院的建设进展顺利预计2025年将分阶段投入使用。医院的建设不仅严格遵循高标准的设计与施工要求,而且注重环保和智能化设备的引入,以确保医院运营的高效性与现代化。

在未来,医院将提供包括门诊、住院、康复、科研、教学等一站式服务。预计2025年底前,医院将完成全部建设并全面开放服务,成为香港中医药行业的核心标杆,并将舒缓公营医疗体系的压力。

香港中医医院的建设不仅符合香港中医药发展的长期战略,还为香港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随着医院的开设和全面运营,香港有望成为全球中医药产业的重要枢纽,吸引更多国内外患者来港接受中医药治疗。

中药贸易平台助中药材走向国际

除了首间中医医院,香港特区还于2024年成立了中药贸易平台。虽然中医中药在国际越来越多应用,但同时亦存在中药“去中国化”的趋势。因为以往内地中药材质素不稳定,令很多中医药品牌未能受到国际广泛认可。所以在中药行业或产业里,中国必须首先建立自己的信誉度、品牌、质量的稳定、统一标准等。

为了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湖南、江西、广东三个中药材生产地,以及港澳两个特区组成中医药发展联盟,由香港成立中药贸易平台。业界指,平台有助内地中药材走向国际,同时推动本地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医药全产业链香港中心主席高永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用香港的法制,我们的专业服务、标准认证,然后建立一个类似面向国际的中药材期货贸易市场,帮助中医药或者中药材堂堂正正走出去。”

据内地研究机构统计,内地中药材市场规模去年超过2,000亿元,其中经香港买卖的中药材,预计可为香港带来数以百亿计经济效益。

香港中医药在政策支持、行业发展、市场需求等多方面都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未来,随着中医药的现代化与国际化步伐的加快,香港将有望成为中医药全球发展的重要枢纽。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香港中医药行业仍需不断创新和突破,携手推动这一传统医学在现代社会中的繁荣与传承。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