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2 星期三 13:46:19

英国公布24种高危传染病清单,部分病毒恐致全球大流行!登革热/诺如病毒上榜

发布时间:2025-03-27 13:56

英国卫生安全局25日公布了一份传染病清单,列出24种对全球公共卫生最具威胁性的疾病及病原体,包括禽流感、诺如病毒、登革热等。科学家指,部分病病或可能引发全球大流行,而这份清单指出了应加强研究的方向,以应对及预防未来可能的传染病大流行危机。

英国公布24种高危传染病清单

英国公布24种高危传染病清单 部分病毒恐致全球大流行!

根据《BBC》报道,爱丁堡大学传染病流行病学教授Mark Woolhouse指,在新冠疫情初期,全球应对新型病毒的反应过慢,调整对不同威胁的应对措施,导致疫情迅速扩散。

为避免类似问题再发生,英国卫生安全局(UKHSA)特别制定了一份传染病清单,列出24种最值得关注的病原体,它们被认为未来可能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最大威胁。部分病毒具有引发全球大流行的潜力,亦有些疾病目前并无治疗方法,或可能造成重大伤害。

科学家针对这些病原体在未来引发大流行或流行的风险高低进行了评级。当局表示,这是首个专门设计用于应对全球公共卫生威胁的清单,显示了哪些传染病最需要投入更多的科研资源。进一步研究这些病原体,有利于加强未来的防范工作,包括加强预防疫苗、治疗和诊断方法开发,以及了解当中哪些可能因气候变迁或抗生素抗药性而加剧,确保人们在与潜在致命病原体的对抗做好充分准备。

英国卫生安全局首席科学官Isabel Oliver博士指,由于传染病威胁风险会不断变化,这份清单将会每年更新一次,以真实反映每个时期的实际情况。

英国卫生安全局24种高危传染病及病原体清单:

1. 腺病毒感染

大流行风险:中等

流行风险:高

根据本港卫生署资料,腺病毒是一组感染人类黏膜的病毒。因应不同的血清类型,病毒可引致呼吸系统症状,亦可导致腹泻、眼睛发炎及红疹。腺病毒感染全年皆会发生。

2. 拉沙热(Lassa fever)

大流行风险:低

流行风险:中等

拉沙热是由拉沙病毒所引致的急性病毒感染,据知在贝宁、几内亚、加纳、利比里亚、马里、塞拉利昂以及尼日利亚流行,但很可能在非洲其它国家也存在。病毒的宿主是一种野鼠。

3. 诺如病毒感染

大流行风险:中等

流行风险:高

诺如病毒常引致急性肠胃炎,亦是食物中毒的常见成因,通常与食用未经煮熟的贝壳类海产有关。所有年龄组别的人士均有机会受感染,而感染于冬天较为常见。

4. 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

大流行风险:高

流行风险:高

引发中东呼吸综合症的冠状病毒,在2012年于沙特阿拉伯首次被发现,以往从未在人类中发现,亦跟以往在人类或动物中发现的冠状病毒不同。

5. 伊波拉病/马尔堡病毒病

大流行风险:低

流行风险:高

伊波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都属于丝状病毒科。伊波拉病是一种严重的急性病毒性疾病,特征包括突发性发烧、极度虚弱、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在某些情况下更会出现内出血和外出血。

马尔堡病毒病发病快,伴有高烧、剧烈头痛以及严重不适,许多患者在5至7天内出现严重出血,平均死亡率约为50%。

6. 黄病毒科(包括登革热、寨卡病毒及丙型肝炎)

大流行风险:低

流行风险:高

卫生防护中心资料指,登革热病毒是经由蚊子传播给人类,常见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已成为一种风土病。

寨卡病毒主要透过受到感染的伊蚊叮咬而传染给人类,本地常见的白纹伊蚊是可能的病媒。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肝脏疾病,约七成患者感染后会发展为慢性肝炎,并可引致肝硬化及肝癌。

7. 汉坦病毒(Hantaan virus)

大流行风险:低

流行风险:低

汉坦病毒是主要见于囓齿动物(如老鼠和田鼠),人类的汉坦病毒感染主要有两大类,分别为肾综合症出血热(HFRS)及汉坦病毒肺症候群(HPS)。

8.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rimeanCongo Haemorrhagic fever)

大流行风险:低

流行风险:中等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是一种急性病毒传染病,人类大多因被带有该病毒的蜱叮咬而受感染。病征包括突然发烧、乏力、头晕、头痛、眼睛疼痛等,大多数个案有肝炎的迹象,严重可能会出现急性肾脏衰竭,肝功能衰竭或肺功能衰竭。死亡率约30%。

9. 非季节性流感(包括禽流感)

大流行风险:高

流行风险:高

禽流感是由主要影响鸟类和家禽(如鷄或鸭)的流感病毒引致。人类主要透过接触受感染的鸟类、家禽或其他动物(活的或死的),或被唾液、黏液和动物粪便污染的表面或环境而受感染。

10. 尼帕病毒感染(Nipah virus infection)

大流行风险:高

流行风险:高

尼帕病毒感染是一种新发的人畜共患疾病。果蝠是病毒的天然宿主。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受感染动物的呼吸道飞沫、鼻腔分泌物和组织传播,也可以通过食用受感染蝙蝠尿液、粪便或唾液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病死率约为40至75%。

11. 奥罗普切热(Oropouche fever)

大流行风险:低

流行风险:中等

奥罗普切热是由奥罗普切病毒引起的,该病毒主要存在于中南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病征与登革热相似。

12. 立夫特谷热(Rift Valley fever)/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SFTS)

大流行风险:低

流行风险:中等

立夫特谷热病毒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病毒均属于白纤病毒科。立夫特谷热亦称裂谷热。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资料,绵羊、山羊、牛、水牛、骆驼等多种家畜为主要传染源。人感染裂谷热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动物的组织、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或食用未煮熟的肉、奶等引起,或通过蚊叮咬而传播。

接触蜱虫可引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症状包括发烧、噁心、呕吐、腹泻、头痛、肌肉痛及淋巴肿大。

13. 急性无力脊髓炎(AFM)

大流行风险:高

流行风险:高

根据梅奥诊所(Mayo Clinic)资料,急性无力脊髓炎可能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是一种影响脊髓的罕见但严重的疾病,可能导致手臂或腿部突然无力以及肌肉弹性和反射能力丧失,主要影响幼儿。多数患者在出现征状前约1至4周会因病毒感染而患轻度呼吸道疾病或发烧。

14. 人类偏肺病毒感染

大流行风险:中等

流行风险:高

人类偏肺病毒是一种单链的核糖核酸病毒,可在任何年龄人士引致急性呼吸道感染。感染在全年任何时间皆会发生,于本港春末及夏季较为常见。

15. 猴痘

大流行风险:中等

流行风险:高

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常见的初期症状有皮疹、发烧、剧烈头痛、喉咙痛、肌肉酸痛或淋巴结肿大。世卫于2024年8月14日宣布猴痘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6.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大流行风险:低

流行风险:中等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热病毒引起,是一种经蚊子传播的传染病,感染后会出现发烧和严重关节痛。

17. 炭疽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致的急性传染病,通常发生于动物身上,但亦可感染人类。在人类之间,有染病之虞的通常是因职业关係要处理受感染动物的农业及野生生物工作者。

18. 寇热(Q-fever)

寇热是一种由伯纳特立克次体引起,经动物传给人的传染病。此病菌可在农畜(尤其是牛、绵羊和山羊)、家养宠物、野生动物及蜱身上发现。处理家畜的人员、乳业工人、农夫等的感染风险较高。

19. 肠杆菌科(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及鼠疫耶尔森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被归类为“超级细菌”,具高抗药性和高毒力。

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于人类和温血动物肠道内的细菌,大多数菌株都不会造成伤害,少数例如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则能产生强烈毒素,并可引致严重的食物传播疾病。

鼠疫耶尔森杆菌可感染齧齿动物、一些动物和人类,引致鼠疫。人类感染鼠疫是严重疾病,腺鼠疫病死率为30% - 60%,如没有接受治疗,肺鼠疫向来是致命的。

20. 土拉菌病(Tularaemia)

土拉菌病亦称“兔子热病”,这种传染病通常在北半球地区出现。一般人通过受感染的昆虫叮咬(最常见的是蜱 / 壁虱),处理被传染的动物或动物尸体,进食或饮用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或吸入空气中的土拉菌病细菌而被传染。

21. 莫拉氏菌科(Moraxellaceae)

可导致肺炎、血流感染或泌尿道感染

22. 淋病

淋病是由淋病双球菌所致,是经与患者性交传染得来的疾病。

23. 金黄葡萄球菌

金黄葡萄球菌可存在于一些健康人士的鼻腔内和皮肤表面。此类带菌者是没有病征的。但是,该病菌偶尔会引起疾病,包括皮肤、伤口、尿道、肺部、血液感染和食物中毒。

24. 链球菌科

包括甲类链球菌、乙型链球菌及肺炎链球菌。

资料来源:英国卫生安全局(UKHSA)、《BBC》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