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身处闹市竟有伤脑风险?有研究指,闹市1个因素恐令常身处其中的人们,增加患上柏金逊症的风险?当中有1类人患柏金逊症的风险更高达3倍。到底应如何得知自己或长辈可能患上柏金逊症?当中如发现表情出现1种变化要留神!
常身处闹市恐伤脑?1因素恐致柏金逊症
美国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指,柏金逊症的盛行率不断上升,而遗传和环境都是重大的风险因素。因此探讨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对柏金逊症患病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发表于《JAMA Network Open》期刊。
研究人员分析了2个探讨柏金逊症的大型研究:美国的柏金逊症环境与基因研究(The Parkinson Environment and Genes (PEG) study),1367名参加者在加州居住了至少5年,其中有634人患有早期柏金逊症,即确诊不多于5年,并且没有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或末期疾病。丹麦柏金逊症研究(The Parkinson Disease in Denmark (PASIDA) study),2011名参加者有超过一半居住在哥本哈根或丹麦的省辖市,有966人是柏金逊症患者。
此外,研究人员又使用了加州及哥本哈根各自长达10多年的空气污染数据进行分析。
空气污染如何影响柏金逊症患病率?
· 第1项研究显示,严重的交通空气污染使人罹患柏金逊症风险增加28%。
· 第2项研究显示,严重的交通空气污染导致罹患柏金逊症风险上升近3倍。
· 结合2项研究的结果,居住在严重交通空气污染地区者,罹患柏金逊症风险平均高9%。
· 有柏金逊症遗传倾向的人士,居住在严重交通空气污染地区,患病风险高3倍。
研究表明,柏金逊症遗传倾向与长期处于交通空气污染当中,会产生协同作用,导致患病机率上升。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减少空气污染可能有助降低出现柏金逊症的风险。
柏金逊症甚么年龄易病发?有何常见症状
根据本港衞生署资料,柏金逊症是一种在长者所患的神经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平均病发年龄在60至70岁之间。柏金逊症可分为原发性和诱发性,大部分患病长者都属于原发性的,成因目前尚未有定论,但知道是由于脑内部分神经系统功能受损,引致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减少。诱发性的柏金逊症则是由于长期服食某些药物、脑部受创、脑炎、多次中风等因素引起。
柏金逊症常见症状:
· 震颤,初发时通常出现在一侧的上肢,继而影响其他肢体,最后可能影响全身的肌肉
· 动作缓慢,尤其在开始活动及转变方向时最为明显
· 关节活动显得如齿轮般僵硬
· 面部无表情
· 语调出现变化
· 步履出现变化
柏金逊症可根治?如何改善症状?
衞生署表示,现阶段未有任何根治原发性柏金逊症的有效方法,不过有以下方法改善柏金逊症症状,改善患者活动能力:
1. 药物:药物能帮助控制此病的病征,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和减轻震颤的情况,以减低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药物通常需要长期服用,切勿自行中止服用,否则可能会令病情反覆。
2. 物理治疗:为患者评估活动功能和设计个人化复康运动计划,提供肌肉关节、姿势及步姿的锻炼;指导正确位置转移及助行器具使用技巧,增加患者活动能力,减低跌倒的机会。
3. 职业治疗:分析患者起居生活及实际家居环境所遇到的障碍,使用辅助器材及改善家居布置,减低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
4. 心理辅导:患者容易有抑郁的情况,所以家人的支持和安慰很重要。此外,照顾者亦可能因过度的压力而感到沮丧。如有需要,应向专业人士寻求辅导。
资料来源:《JAMA Network Op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