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出售的这类水果超多菌?有食物化学家及微生物学家列出一些绝不会在购买的食物,它们虽然在超市十分常见,却可能是大肠杆菌、李斯特菌、沙门氏菌等细菌的温床,进食后很可能引致食物中毒,甚至因此丧命。
超市3类食物绝不买!专家揭恐引发食物中毒脱水致死
根据英媒《Daily Mail》报道,食物化学家Bryan Quoc及微生物学家Kali Kniel提出3类在超市十分常见的食物,容易受到大肠杆菌、李斯特菌、沙门氏菌等细菌污染,引发食物中毒,甚至有致命风险,因此他们绝对不会购买这些食物。
什么超市食品易受细菌感染?
1. 预切水果
食物化学家Bryan Quoc指,预先切好的果肉例如芒果、蜜瓜和菠萝,比整颗水果更容易含有大肠杆菌等有害细菌。因为它们具保护作用的外皮已被切开,露出了充满水分和柔软的果肉,是病原体的温床。
香港食安中心提醒,购买预先切开的水果应光顾卫生和可靠的店铺,并只应购买冷藏的预先切开的即食水果。如非即时食用,应贮存切开或已去皮的新鲜水果在4°C或以下,应在1至2天内食用。
2. 芽菜
微生物学家Kali Kniel指,芽菜常见于沙律、汤和三文治当中,可能含有大肠杆菌、李斯特菌、沙门氏菌等危险的病原体。芽菜喜欢在温暖又潮湿的环境中发芽,却也是最适合细菌生长的环境。
而且由于芽菜发芽过程错综复杂,因此很难充分消毒至杀灭所有可能存在的沙门氏菌。如身体感染沙门氏菌,除了会引起腹泻、胃痉挛、呕吐和发烧外,病情严重可致脱水,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美国更有一项研究指出,1颗种子在发芽的3天内,上面的微生物数量可达10亿个。除非彻底煮熟,否则都会有食物中毒的风险。
3. 生牛奶
生牛奶即是未经过巴士德消毒法或超高温消毒法的牛奶。有些人认为生牛奶保留有更多营养,包括酵素、维他命和有益的肠道细菌,但Bryan Quoc警告,当中也存活着很多致病微生物,不值得冒风险饮用。
食安中心指,生乳是指未经加热杀菌处理的动物乳汁,例如牛乳、绵羊乳或山羊乳等。生乳可能从不同途径(例如受感染的动物及奶场的环境等)被细菌污染。未经巴士德消毒的生乳可能带有李斯特菌及沙门氏菌等致病菌,可引致多种食源性疾病,对幼儿、长者、孕妇和免疫力较低的人士尤其危险。而除了饮用生牛奶有较高食安风险,用生乳制成的芝士受有害细菌污染,成为食物中毒事故元凶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感染沙门氏菌李斯特菌 严重恐致脱水败血病
食安中心及卫生防护中心提醒,沙门氏菌、李斯特菌和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都是常见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
沙门氏菌
容易受污染的食物来源:
未经彻底煮熟的肉类、肉类制品、家禽、未经加工处理奶类、生的蛋类及蛋制品 (例如布丁)
常见症状:
呕吐、腹泻及腹痛,或有发烧。
若未能及时接受适当治疗,可能出现致命的严重并发症,如脱水及败血病等,但这些情况十分罕见。
李斯特菌
容易受污染的食物来源:
受污染而未经煮熟的食物如蔬菜、生肉。
微冻即食食物及冷藏食物,例如冻食肉类、肉酱、预制及贮存的沙律、生吃的海产、烟熏海产、未经杀菌处理的牛奶及用未经杀菌处理的牛奶制成的食物
常见症状:
通常会出现发烧、头痛,有时会出现肠胃不适的病征,如恶心、呕吐及腹泻等。
部分患者或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脑膜脑炎或败血症。
孕妇、初生婴儿/幼儿、长者、长期病患者或免疫力较弱的人士受感染的风险较高。
感染李斯特菌病的孕妇虽然大多没有症状或只有轻微症状,但可能会把细菌传给胎儿或新生婴儿,导致胎儿流产、夭折、早产或引致新生婴儿患上败血症或脑膜炎。
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于人类和温血动物肠道内的细菌。大多数大肠杆菌菌株都不会造成伤害,但某些菌株,如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则能产生强烈毒素,并可引致严重的食物传播疾病。
容易受污染的食物来源:
生或未经煮熟的免治肉类、受污染的蔬果、未经消毒的奶类制品等
被污染的饮用水
常见症状:
腹痛和腹泻,甚至出血性腹泻,亦可能会出现发烧和呕吐。
少数病人的感染可能会发展为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例如在幼童出现引致肾衰竭的“溶血性尿毒综合症”。
任何年龄的人士均有可能受到感染。虽然幼童和长者会较多出现严重病情,但即使是年纪较大的健康儿童及成年人亦可能出现严重感染。
更多健康资讯,尽在星岛环球网:
82岁脑科学家每日必做!1个习惯降18%脑退化风险,防高血压/糖尿病
6款超级种子营养大比拼,这种Omega-3含量比三文鱼高!吃哪种防脑退化?
饮酒过量不只伤肝,恐损10大器官系统致7大癌症,营养师教吃3种食物护肝
资料来源:《Daily Mail》、食安中心、卫生防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