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5 星期六 00:33:32

河南焦作盛产蜚声海内外的“四大怀药”

发布时间:2025-04-02 10:02

河南省焦作市古称山阳、怀州、怀庆,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山,与山西晋城市接壤,南临滔滔黄河,与郑州市、洛阳市隔河相望,东临新乡市,西临济源。

焦作是华夏民族早期活动重要的区域之一,现存裴李岗文化、仰绍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是司马懿、韩愈、李商隐、朱载堉、许衡及竹林七贤之一山涛、向秀等文化名人的故里。

焦作还是一个天然的地下水汇集盆地,这些浅层地下水和部分降水,促进了该市的怀药生产。

怀药是产于焦作市的名贵特产,焦作地区种植怀山药、怀地黄、怀菊花、怀牛膝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因焦作古属怀庆府管辖,所以史称“四大怀药”。

焦作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土地肥沃,土质独特,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四大怀药形成了独有的外观和质地。

千百年来,四大怀药以其独特的药效和滋补作用蜚声海内外,历代中药典籍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宋《本草图经》载:“牛膝生河内山谷……今江淮、闽粤、关中亦有之,然不及怀庆者真。”在《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方剂中,怀地黄一药共见14处。

据《怀庆府志》记载:“地黄、山药、牛膝、菊花等俱出河内,为贡献常数。”史料表明,自公元前734年封建诸侯卫桓公以怀山药为贡品进献给周王室起,直至清朝末年,四大怀药一直作为贡品进献历代王朝。据记载,焦作地区生产怀药虽然始于周朝,但大规模种植怀药应在唐代,与当年药王孙思邈将太行山上的野生“四大怀药”引至民间种植,并制作屠苏酒为百姓消除了瘟疫的历史功绩有关。

早在明朝末年,怀庆府怀药的生产、销售已形成规模,府属八县的药商纷纷至府城(即沁阳)开设药材行。到了清朝中期,城中药材行已发展到100多家,一年两次的药材大会吸引了四海客商前来交易,大量怀药以漕运方式通过焦作境内的大沙河顺卫河直下天津。怀庆药材大会系当时中国五大药材大会(武汉、安国、樟树、禹州、怀庆)之一,怀药的声誉与日俱增。

历史上的怀药贸易,以焦作的怀药原产地为中心,分别朝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向外辐射,在许多重要的药材集散地,都建有较大规模的怀帮会馆。明清时期,怀药商人的足迹遍布中国各地。怀药商人从焦作出发,舟车转运,渡黄河经汜水至禹州,然后过社旗,入唐河、襄河,南下武汉、长沙、广州、香港等地。

辽宁营口、山西太原、北京、天津、山东济南、河北祁州(今安国)、陕西西安等地区都留有怀药商人的足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