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钠饮食易致水肿、高血压,增加中风,甚至患胃癌的风险,然而日常饮食如何能有效减盐减钠?营养师教8个日常减盐减钠小技巧,低钠盐虽钠含量较低,但原来有1类人不宜摄取低钠盐!
营养师教8招饮食减钠 防中风/肾病/胃癌
营养师刘怡里在Facebook专页撰文指,盐分摄取过高,除了容易造成高血压,增加出现心血管疾病或中风的风险,还会造成慢性肾病变、胃癌、影响儿童身高、骨质疏松等疾病隐忧。
世卫建议一般成年人每日的钠摄取量应少于2000mg,略少于1平茶匙食盐(1平茶匙食盐约重5.8g,含2300mg钠)才算是健康。刘怡里提出8个减盐小技巧,能够从日常饮食当中,避免摄取过多盐分。
饮食减钠减盐8大贴士
1. 少喝汤多喝水
去餐厅吃饭,虽然很难控制厨师的调味,但如果不喝汤,例如例汤、汤面等,可以降低约1/3以上的钠摄取,有效减盐。
2. 食物不额外加酱
外食时不要额外添加餐桌上的酱料,叫油菜也不要加酱。市面上常见的调味酱料,每汤匙钠含量高达600mg以上;酱油碟装半碟的豉油、乌醋加豆瓣酱,钠含量就将近2000mg,几乎接近一天的钠建议量。
3. 白醋取代乌醋
1汤匙约15ml的乌醋约含236mg钠,白醋只含1mg,因此如果喜欢吃醋,可以用生辣椒加白醋来取代辣椒酱加乌醋。
4. 烹调时使用天然调味
使用苹果、凤梨、海带、洋葱、胡椒、白醋、八角、香草、姜黄等香辛料,为食物增加甜味和鲜味,以代替加盐。
5. 从减少1/3调味料包开始
例如方便面的调味料包、即冲杯装汤的盐包、吃薯条的茄汁等。
6. 避免隐藏版的高盐点心
例如各种咸甜点心、粟米片、咸酥饼、夹心饼、调味坚果、杨桃汁、酸梅汁等。
7. 避开腌制或加工食物
例如榨菜、笋干、香肠、热狗肠、肉干、咸蛋、火锅饺类、加工丸类、猪血糕等;也要少吃烧烤,并避免高盐加工肉。
8. 减少吃高盐面类
例如面线、油面、方便面、台式意面等。另外也要少吃干面类,因为拌面酱和配料的钠含量相对高很多,并且最好多点一份高钾绿色蔬菜,帮助排钠。
转吃低钠盐更健康?
至于煮食时的用盐选择,一般食盐、低钠盐或加碘盐,应如何选择?刘怡里指,食盐中主要成分为氯化钠,而减钠盐是用氯化钾取代氯化钠,至于加碘盐则会标示“碘酸钾”或“碘化钾”。选择食盐可参考以下建议:
低钠盐:适合家里有单纯高血压问题的人士,烹调时正常添加。
一般食盐:肾脏疾病患者排钾能力较差,不适合减钠盐,容易造成高血钾,建议选择一般食盐。
加碘盐:碘缺乏容易影响新陈代谢,如果家人没有其他疾病问题,可以考虑使用含碘盐。
专家履历:刘怡里
台湾营养师,专长为体重管理、三高、幼儿成长、银发族
更多健康养生资讯,尽在星岛环球网:
常吃这类食物易上瘾,研究揭5天内脂肪肝风险增,恐伤大脑损记忆
双脚水肿勿轻视!恐属心脏衰竭/肾病征兆,营养师教30秒自测风险
资料来源:刘怡里 营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