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说用隔夜饭炒饭才好吃,但隔夜食物更容易有卫生风险。 内地一名50岁男子早前吃完用隔夜饭制作的炒饭后,出现食物中毒症状,其后多个器官功能更出现衰竭,经紧急送院抢救一度命危。 有医生指,隔夜饭容易产生一种耐热的毒素,引致炒饭综合症。 此外,另有6类食物同样不适宜隔夜食用。
男子吃隔夜饭炒饭食物中毒 多重器官衰竭险死
综合内媒报道,广东江门一名50岁男子早前将冷藏的隔夜饭做成炒饭,食用后不久就出现腹痛、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送院时已严重休克,且出现心脏、肝肾等器官功能衰竭,一度命危。 后经插喉、血液净化等措施抢救后,终于脱离生命危险。
经医生检查,他出现食物中毒的原因是由蜡样芽孢杆菌所导致,这种病菌通常在室温下长时间放置的炒饭或米饭中出现,由此引发的食源性疾病也称被为“炒饭综合症”。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生许得泽接受内媒访问指,通常的加热烹调不易杀死蜡样芽孢杆菌,也不能破坏已产生的毒素。 引起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的食物,主要为含淀粉较多的谷类食物,常见的包括酒酿、隔夜饭、面包、肉丸等。 放置在室温的米饭极容易受污染,但感官感受不到变化,令人不易察觉,所以容易误食。
许得泽医生指,蜡样芽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危害人体健康,严重者可致死。 如果不小心食用了受污染的食物,出现轻度呕吐、腹泻等症状,代表病情较轻且病程短,一般可在1至2天内可自行恢复。 惟一旦出现严重呕吐和腹泻时,应立即就医。
蜡样芽孢杆菌加热也杀不死?
根据香港食安中心资料,蜡样芽孢杆菌是一种无处不在的细菌,可在土壤、环境中找到,也小量存在于生的、干制及加工食品中,可以产生耐热的毒素及孢子。 若隔夜饭处理不当,可能会令米饭受蜡样芽孢杆菌污染,引致“炒饭综合症”,尤其夏天更是高危季节。
食安中心指,将米饭加热虽然可以杀死蜡样芽孢杆菌的繁殖细胞,但细菌的孢子仍然可以继续生存。 当剩饭被长时间放置在室温环境内,米饭内的孢子就会开始发芽并产生耐热的毒素。 即使将隔夜饭再次加热并制成炒饭,毒素仍然存在,如不慎进食可能会出现肠胃不适、呕吐、肚泻等食物中毒症状。
5种食物易受蜡样芽孢杆菌污染
· 煮熟的米饭或隔夜饭
· 新鲜制成后冷冻的豆浆
· 炆制的肉类
· 咖喱
· 盆菜
6招预防炒饭综合症
· 食物尽量即煮即吃
· 避免一次过煮太多食物
· 如果食物不是即煮即吃,煮完后要尽快冷冻,缩短食物放在室温的时间
· 热食应存放在摄氏60度以上的环境
· 冻食或要放入雪柜的食物,必须尽快冷却
· 刚煮好的食物应在2小时内降温至摄氏20度; 并在随后4小时内由摄氏20度降温至摄氏4度
6类食物不宜隔夜食用 恐食物中毒肝衰竭
除了米饭之外,还有哪些食物菜式不宜隔夜吃?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生支杰华及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科医生颜立禧曾建议,以下6类食物都不适合隔夜食用:
6大不宜隔夜进食的食物
1. 海鲜类
包括各种贝类、鱼类、虾、蟹等都不建议翻热食用。 它们是高蛋白食物,隔夜后会出现蛋白质降解,而蛋白降解酶很容易对肝脏造成严重损伤,严重可能导致肝肾衰竭。 而且,隔夜海鲜容易滋生大量细菌,食用之后会对肠胃产生严重刺激,引致腹痛、腹泻、呕吐等问题。
2. 绿叶菜或凉拌菜
绿叶蔬菜放太久看起来很不新鲜,再次加热更会导致抗氧化成分、维他命C、叶酸等营养物质大量流失。 另外,凉拌菜又不适合加热吃,若储存不当容易导致细菌滋生,而蔬菜在凉拌过后盐分渗入再加上隔夜,会产生更多亚硝酸盐。
3. 木耳和蘑菇
浸发或储存不当的木耳和蘑菇会产生黄杆菌毒素,进食后会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4. 卤味
卤味即使放在冰箱里也容易滋生霉菌,如未经正确保存,有可能引发食物中毒。
5. 糖心蛋和半熟蛋
糖心蛋和半熟蛋由于没有完全煮熟杀菌,可能含有沙门氏菌等致病细菌,久放就更容易滋生细菌,食用后会导致肠道不适。
6. 豆浆
新鲜豆浆本来就不容易保存,一般3至4小时就容易滋生大量细菌,煮完之后最好在3个小时左右饮用完毕; 即使是密封包装的豆浆,保质期通常也不会超过3天。
更多健康资讯,尽在星岛环球网:
常吃这类食物易上瘾,研究揭5天内脂肪肝风险增,恐伤大脑损记忆
数据源 :《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