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特朗普政府指责各大学放任校园内出现反犹太主义示威,甚至撤销对常春藤名校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多达4亿美元的联邦补助,并对哥大提出多项改革计划,哥大昨(21)日几乎同意特朗普政府所有要求,提出的一系列改革计划约略可分为三大层面,包括禁止示威学生以掩盖身分为由在校园内戴口罩,也将允许校警在校内逮捕抗议人士。
▲图为哥大学生11日在校内抗议挺巴学运领袖之一的哈里尔(Mahmoud Khalil)被捕。(路透社)
特朗普砍哥大4亿美元补助 要求9大改革
综合美联社、CNN报导,2023年10月以色列与哈马斯发生冲突以来,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在内等全美各大学爆发抗议以色列、挺巴勒斯坦的挺巴学运,抗议人士在校园内扎营,与驱赶的警方爆发冲突。
3月稍早,特朗普政府因哥大应对校园内反犹示威的措施,撤销了针对哥大多达4亿美元的联邦补助,联邦官员也要求哥大立即执行9项改革计划,改革学术及安全政策。
哥大屈服挨轰 几乎同意特朗普所有要求
哥大代理校长阿姆斯壮(Katrina Armstrong)昨日发布公开信,宣布哥大将进行包括执行纪律政策、实施示威规则、对学生团体究责、扩大执法权限、重新检视中东研究课程及招生计画等多项改革,她的声明显示,哥大将实施特朗普政府要求的几乎所有计划。
CNN、《纽约时报》等评论,这是哥大对特朗普政府的重大让步。
阿姆斯壮的声明立刻引发部分教职人员、倡导言论自由的团体谴责,这些团体及人士炮轰哥大,屈服于特朗普对学术自由史无前例的侵犯。纽约公民自由联盟(NYCLU)执行长李柏曼(Donna Lieberman)批评:“哥大的屈服,危及全国学术自由及校园言论自由。”
《纽时》评论,哥大对特朗普让步,恐标志着特朗普政府与精英大学的冲突进入新阶段,目前包括哈佛大学、史丹佛大学、密西根大学等数十所学校都面临联邦调查,并且担心受到类似惩罚,有校方表示,哥大对白宫的回应,恐创下危险先例。
哥大改革3层面:校警可校内逮人 禁戴口罩掩盖身分
根据CNN整理,哥大宣布的多项改革可分为3大层面:
第一层面:示威行动、教务长及警力
哥大将招募36名校园警察,这些警察必须接受过应对抗议的训练,他们将有权在校园内逮捕示威人士,哥大也将持续与纽约市警察局合作。
所有参与示威、抗议的人士被要求出示学生证时,必须配合提供,并且不能因为“隐藏身分”等因素而配戴口罩或面罩,但因宗教、健康因素等例外。
警方将有权确认校园内外抗议人士的身分,校方也禁止在学术大楼内进行抗议行动。
教务长办公室将被赋予新权力,对参与示威的学生采取纪录处分,唯校长保留最终决定权。
第二层面:纪律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第2周便签署行政命令,誓言透过撤销签证、要求校方“监控”或“报告”国际学生与员工的行动,来“打击大学校园内的反犹太主义”。
对此,阿姆斯壮宣布成立校园平等办公室(Office of Institutional Equity),以公平、有效、即时地处理所有涉及歧视的申诉案件。
哥大也对“反犹太主义”采纳新定义,将它定义为:“针对包括犹太裔以色列人在内的犹太人,所进行的偏见、歧视、仇恨或暴力行为。”
一个由教务长办公室监督的大学新司法委员会,将针对涉及反犹行为的学生,决定适当的纪律处分。
第三层面:课程及招生变化
哥大也宣布,将任命一位新的高阶副教务长,以对各区域研究课程进行“全面审查”,首先将由和中东相关的课程开始。
哥大也将强化师资的多样性,确保中东研究的公平性,同时强调全校将致力于“机构中立”(institutional neutrality)。
阿姆斯壮也承诺重新检视哥大的招生政策,提到犹太学生及非裔学生的录取率持续下降。
来源:中时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