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2 星期六 11:36:19

广东提督节制全省军事,旧址无人问津

发布时间:2025-03-21 14:00

为甚么惠州会出土这么多铁火炮?这不得不从惠州“粤东门户”的战略地位提起。

W2

▲惠州市博物馆户外展区常年安放着13门清代铁火炮,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明嘉靖进士李义壮《重修惠州府城记》如此描述惠州地理位置:“惠之为郡,东扼梅潮之冲,西接汀赣之胜,北负浈韶之重,南瞰渤海之险。崇山奥壑,蛋岛鲸宫,不二三百里而遥,诚雄郡也。”由此可见,惠州的军事地理位置之重要。

自隋唐来,这裹长年被驻重兵把守。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朝叛将李定国在广东攻城略地,郑成功又以台湾为“东都”出兵广东沿海,广东军务日益紧张。为有效控制战局,清廷“命广东提督驻扎惠州府”,加强和协调广州东部地区军事海防力量,节制全省水陆军事。约150年后,嘉庆十五年(1810年),清廷将原属广东提督的水师析出,添设广东水师提督一员,驻扎虎门。此后广东提督更名“广东陆路提督”,节制全省陆路各镇军事。清廷让惠州成为广东提督驻地是极为明智的决策。清初时期清军与郑成功势力的反复拉锯,基本上都发生在惠州辖境,直至康熙十六年(1677年)才由清军平定战局。

广东陆路提督衙门自康熙元年直至清末都设在惠州城,共存在了241年。随着时间流逝,广东陆路提督衙门旧址位于何处?现状如何?日前,记者在惠州市民协副主席、民间艺术大师刘汉新的带领下,实地探寻。临近惠州西湖,中山东路地处繁华闹市,人头攒动。鲜为人知的是,广东陆路提督衙门旧址却藏于其中,后接公园路。沧海桑田,早已难觅往日踪迹,放眼望去,皆是一栋栋密集而老旧的居民楼。在刘汉新的带领下,记者发现了两个柱础,据说这两个柱础从衙门原址搬移至此,保存较好。柱础为础和櫍结合在一起,上圆下方,总高约70厘米,直径约60厘米,两个柱础一个被遗忘在角落裹,另一个四周长满杂草。

作为从一品官的衙署,广东陆路提督衙门一度是惠州城规模最大的古建筑。有关专家曾根据遗留的两个柱础进行测算,广东陆路提督衙门为重檐歇山式、转角周围廊九檩七架大木大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五间,通面阔25.2米,通进深15.92米,通高13.4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督办衙门为惠阳县政府使用,保存较好。直到1977年,一场无名大火将这座珍贵的古建筑烧毁殆尽。随着时代发展,铁火炮已失去作用,因其不易搬动,基本上被埋于地下,后逐次被出土,重见天日。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