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运动后都会贴止痛贴纾缓肌肉痠痛,不过有专家提醒,如果止痛贴得太久或太多,有机会造成胃出血,甚至肾衰竭,到底应如何使用止痛贴才安全?
用止痛贴竟致肾衰竭 专家揭伤肾原因
毒物科护理师谭敦慈在节目《健康零距离》分享指,部分人出现肌肉痠痛时,就把背部贴满7、8片止痛贴,甚至把止痛贴贴在身上一整晚,但此举随时影响健康:
止痛贴为何易伤肾?如何安全使用?
对于滥用止痛贴的健康风险,谭敦慈解释指目前市面常见的止痛贴产品主要含有两大成分,分别是:
-
水杨酸
-
非类固醇的消炎止痛药
当身体被贴上止痛贴时,上述成分会经皮肤吸收至体内,当身体长期吸收这2类成分时,有机会导致胃出血及令肾脏受损。因此,她建议使用止痛贴时,应遵从以下原则:
-
每次最多只能贴2片
-
使用止痛贴不超过4-6小时
-
如身体有红疹、伤口,避免使用止痛贴
对于滥用止痛贴恐伤肾的原因,肾脏科医生江守山曾在Facebook解释,相比口服止痛药,由于止痛贴的成分可直接进入血液,不经肝脏代谢,导致其药性及毒性会少一层过滤,反而可直接对肾脏造成伤害,有机会演变成肾衰竭。
3类止痛贴有何副作用?这种恐致头痛恶心
据香港卫生署资料显示,止痛贴为外用镇痛剂的类型之一,目前香港常见的外用镇痛剂大致可分为以下3類:
1. 反刺激剂
止痛原理:透过在一个部位产生轻微疼痛,以减轻另一个部位的更强烈的疼痛。
例子:水杨酸甲酯、薄荷脑、樟脑和辣椒提取物。
副作用:皮肤红肿、灼痛、痕痒、皮疹等。
2. 非类固醇消炎药
止痛原理:透过干扰身体内的环氧合酶-2 (一种调节导致疼痛和发炎的前列腺素释放的酶) 而发挥其镇痛功效。
例子:双氯芬酸、吡罗昔康、布洛芬、吲哚美辛和酮洛芬 (苯酮苯丙酸)。
副作用:皮疹、皮肤痕痒、红肿、皮肤刺激性反应、光敏感反应等。
3. 鸦片类止痛药
-
止痛原理:此种药物经皮肤吸收后,会在中枢神经系统发挥药效,抑制大脑接收疼痛的信号。
-
例子:芬太尼和丁丙诺啡。
-
副作用:便秘、嗜睡、噁心、呕吐、 疲倦、头晕、头痛、腹痛等。
卫生署提醒,如使用止痛产品后出现任何过敏症状,包括出现带水泡的皮疹、荨麻疹、气促或面部、嘴唇、舌头或喉咙肿胀,请停止使用该产品并立即就医。
要安全使用止痛贴,香港消委会曾分享以下7大安全使用贴士:
-
依从标签或专业医护人员的指示,不要使用超过规定的剂量和频率
-
黏贴时应避免手部接触药贴的黏合面,并在贴妥后彻底洗手
-
如果标签没有标明可剪裁,便不要剪裁药贴以免内里的药物加快渗出
-
施贴后,切勿让药贴暴露在高温下(包括热水洗澡及让太阳直接照射)
-
使用新药贴之前必须先移除旧药贴
-
严重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可能溃烂,伤口较难愈合,有足患痛楚也不适宜使用止痛贴
-
按照说明书的指示储存未用的药贴,并放于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以及妥善清理已使用的药贴片
资料来源:《健康零距离》、江守山医师、卫生署、消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