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权法案裁决少数族裔生减,北卡大学华生校园推动多元

发布时间:2024-11-04 14:30

美国最高法院去年就大学招生考虑族裔的案件进行审理,做出限制招生中应用平权法案的裁决之后,很多华人家长认为自己的维权取得了成功,华人子弟在招生中受到的歧视终于被纠正。但在处于高院案件漩涡中心的北卡罗莱纳大学,华裔学生张希悠(Sarah Zhang)却对校园多元化程度受损感到忧心忡忡。她和三名华裔同学共同创办的学生组织“平权法案联盟”(Affirmative Action Coalition)正在积极行动采取各种措施,希望保护北卡大学学生的多元化。张希悠说,她从小长大的环境白人都占到绝大多数,她深知缺乏多元对像自己这样的少数族裔的伤害。

北卡大学华生张希悠。

张希悠。

儿时环境缺乏多元

在平权法案招生案中,原告方就哈佛和北卡罗莱纳大学两所高校在招生中考虑族裔的问题发难,最终推动法院作出限制大学招生使用平权法案的裁决。而对于北大大学Chapel Hill分校的张希悠来说,决定就读北卡大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看中了这所学校的多元。张希悠的父母都来自上海,父亲是90年代来美读书的博士。父母通过读书、找工作拿到绿卡,最终成为美国公民,让她从小就明白教育对移民和少数族裔的重要作用。但在她长大的费城郊区小镇周围的人几乎都是白人。

张希悠出生后在家里跟父母讲中文,刚进幼儿园时,英语不好,加上长者着一张华人脸,使她受到小朋友们的排挤。小学时,她几乎没有华人朋友,过春节时,她也会请白人同学到家里玩,但发现白人同学对这个节日的背景和意义一无所知。“那时候因为周围少数族裔很少,我以为生活的唯一模式就是白人那样,我一心只想着融入,与作为华人的自己很疏离。”她说。

高中时期,白人学生占到全校学生的85%,亚裔只有6%。班上受人欢迎的女孩都是很瘦的白人女孩。虽然课堂上有时也会提及少数族裔历史,但几乎都是负面内容,关于非裔只讲奴隶制,关于华裔只讲排华法案。“华人对美国做出那麽多贡献,那时候中国也已经取得了经济腾飞,而课堂上的华人历史都是苦难,这让我很困惑。”张希悠说。更令她不解的是,有一次在AP历史课上老师讲到日裔集中营,有同学就转过头来问张希悠有什麽看法。“我是那门课上唯一的少数族裔学生,但我并不是日裔。”她说。张希悠高中时期全国爆发了“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她对黑人遭受的不公很同情,但从小到大认识的黑人只有两三个,对黑人文化完全不了解,让她感到自己的同情很空洞。

大学校园推广平权法案

报考大学时,张希悠走访很多校园了解情况,当时的北卡大学设立有众多多元文化项目,校园的多元氛围也让她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2021年张希悠进入北卡大学时,这里的白人学生占比66%,“虽然仍然是白人为主的学校,但对我来说,这已经是我从小到达最多元的环境了。”张希悠说。校园中,非裔同学的文艺表演,亚裔文化展上的中国舞、跆拳道都让张希悠大开眼界,在大学里她也交上了各个族裔的朋友。

那时候,大学招生平权法案案件已经在进行中,但在北卡大学,同学们很少谈论起平权法案。张希悠是在2022年9月份在当地一家亚裔组织的新闻信中看到了亚裔正义中心(Asian American Justice Center)的一则招募大学生志愿者讨论平权法案案件的广告,才了解到这单诉讼。张希悠在Instagram上发贴提及平权法案与教育平等,并说希望自己能为此做些什么,收到三名志同道合的华裔同学的跟帖。四个人一起与亚裔正义中心联系,在该组织的帮助下,成立了校园中的“平权法案联盟”,通过组织座谈会、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信息等方式,向同学们介绍平权法案在教育中的作用。

高院做出裁决后,北卡大学今年在后平权法案时期招收的首届学生中,亚裔比例增加了一个百分点,达到25.8%,而非裔学生比例出现明显滑坡,从原来的10.5%降低到7.8%。同时该校上学期已经取消了之前的多元平等包容相关政策(DEI),不再设立DEI主管官员,也不再向任何含有DEI内容的校园项目拨款。同时一名教授还向法庭提出诉讼,称因为他为原住民历史上所受不公疾呼而被学校决定不再续约。这些都引起张希悠和同学们的担心。

现在“平权法案联盟”已经开始与一些社区组织合作,以帮助低收入少数族裔高中生提交大学申请、推动招生透明化等方法,在后平权法案时代保持校园的多元。今年大四的张希悠希望自己毕业后,这些工作能够在校园中继续下去。

但她对此并不担心,这个当初只有四名华裔学生的组织,如今已经发展到超过30名学生加盟,包括各个族裔。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