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人员难适应,技术齐备缺资金,楼旧线路旧,“升呢”智慧屋邨存挑战

发布时间:2024-10-22 08:30

港府近年积极建立智慧城市,连续两年《施政报告》皆有提及“智慧屋邨管理”,房委会已选定10条公共屋邨作为试点,试行物联网感测器、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并于明年起建立“中央物业管理平台”。有物管业人士指,智慧屋邨是大趋势,许多私人屋苑早有应用相关科技,现由政府牵头引入公屋管理属好开始。但有科技公司直言,相关技术非新鲜事,内地屋苑发展成熟,而过去为本地屋苑升级设备时,曾面对线路过旧、前线人员不适应、缺乏资金等挑战。有业内人士建议,港府亦要协助单幢式旧楼作智慧管理,才能全城同步。 

房委会已选定10条公共屋邨作为“智慧屋邨管理”试点

▲《施政报告》指出,房委会已选定10条公共屋邨作为“智慧屋邨管理”试点,并于明年起建立“中央物业管理平台”。

“智慧屋邨管理”范畴广阔,例如门禁系统,或利用流动镜头追踪高空掷物源头、探测渠管淤塞及违例泊车等问题,甚或有工作机械人负责清洁和保安巡逻等,皆有助提升管理效率及服务质素。今年1月,房屋局与香港智能建造研发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其中会透过引入不同智能设备和科技,如利用物联网(IoT)、人工智能(AI)及行动装置等,协助屋邨日常管理,令前线工作更快捷有效,优化物业管理流程。

监控摄像头

▲房屋署早年改良监控高空掷物的闭路电视,精准监测鼠踪。

房屋局

▲今年1月,房屋局与香港智能建造研发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

中央物管平台省人手提效率

有物管业人士指,香港房屋急速发展,人手一直供不应求,科技有助减轻前线同事的压力。香港房屋经理学会会长游锦辉指,物管是人手密集的行业,透过智慧型镜头24小时监察人流,在后楼梯等较少人经过的“暗位”加装动态感应器,可以减少人力巡查。香港物业管理公司协会前会长陈志球博士同意指,智慧屋邨是大趋势,可加强工作效率,如应用物联网检查渠管有否渗漏并发出信号,甚或靠航拍机检查外墙渗水等。

至于在明年起建立“中央物业管理平台”,陈志球指,其公司早年亦投资过千万元建设相关平台作中央监控,当物管公司同时管理多个屋苑逾百座大厦时,中央控制室可以集齐众多楼宇的数据,如公众地方有水浸,在水位达警界线前,物联网系统已响起警报。他又指,有商场装设智慧型摄影机,当商场关门后探测到场内有异物移动,尤其是银行柜员机附近等位置,都会马上传送实时影像至控制室,作出警示,“前线人员可以马上调配人手处理,加强效率。”

相关智慧管理模式非新鲜事,许多私人楼宇皆有应用。香港大学电机电子工程系首席讲师霍伟栋博士指,现时大部分屋邨都有闭路电视系统,只要在中央控制中心加设人工智能的图形处理器(GPU),再配合相关软件就可以做到智慧监察;门禁系统更是常见,近年生物辨识技术渐趋成熟,应用人面识别亦非难事。他指,流动镜头较常是“自动波”侦测,故维护成本多用于软件升级,而相关技术已经颇为成熟,亦有应用于儿童院舍的安全监控。

他补充,部分私人屋苑内有游泳池,已设人工智能遇溺侦测系统,透过智慧镜头分辨泳客的动作,协助救生员工作;甚至有镜头侦测违例泊车。

人脸识别系统

▲近年生物辨识技术渐趋成熟,有私人屋苑使用人面识别门禁系统。

借鑑内地建智慧保安消防系统

香港工程师学会资讯科技分部回复指,屋邨管理还有很多空间可以利用科技改善,尤其是在能源效益、废物回收分类、楼宇安全等方面;而内地有很多辅助长者和伤残人士在家生活的人工智能设备,香港部分初创公司也有借鑑内地情况,创建不同家居系统。此外,学会的电子分部亦指,建设智慧屋邨取决于面积、建筑设计和结构、使用者需求等多项因素;除了感测水喉漏水及高空掷物等,可考虑装设浴室或厕所渠管漏水感测器、煤气泄漏感测器等。

内地实行智慧屋邨,除了基本保安监控,有屋苑装设智慧消防系统,该些智慧型摄影机可因应室内物体异常升温,对控制中心发出警报,相关人员便可透过影像,实时确认是否有火警发生,而系统亦会记录大厦消防安全设施的运作状态,方便各单位作出应对。除此之外,部分省市以小区为单位,进行智慧化配套提升,除了全景监控,于小区和楼宇出入口安装人面辨识系统,实现封闭式管理,更设立社区综合服务流动应用程式,区内居民可以透过程式为各项服务缴款、向物管人员通报需要维修事项等,亦设“智能门禁”,实行远程开门、申请访客到访、以二维码开门等,加强保安。

机器人

▲运用工作机械人作清洁和保安巡逻,有助提升管理效率及服务质素。

业界吁增补贴全城同步智能化

香港也有私人屋苑,为住客提供应用程式管理服务,住户可以透过程式缴交管理费及预约会所设施等。不过,提供一站式防盗保安系统服务的联升科技有限公司,其销售经理梁先生坦言,本地应用科技管理对比内地仍算落后。他举例,部分内地屋苑停车场会以不同颜色的信号灯,提示车主哪里有空置车位,甚至在车辆驶入停车场闸口当刻,已有智能系统分配好泊车位,再引领车主驶至。他坦言,许多智慧管理技术已研发多年,只是香港尚未普及。

即使坊间已有不同智慧管理方案,要替旧式大厦更新系统,实际或有不少挑战。据了解,闭路电视的制式已经改变,传统使用模拟信号传输视频,影像质量较低,新式则采用数码信号传输视频,分辨率较高,影像质素亦较“高清”。

有不愿具名的科技系统公司负责人指,过去曾因大厦的线路系统过旧,无法直接加装智慧系统,然而重新铺设线路需要进行挖地工作,最终工程无疾而终。他又指,曾有部门邀请其公司替楼宇更换面容辨识的打卡机,以防外判工人“代打卡”的情况,无奈某些外判工身兼保安及清洁两职,要靠工人注册证的资料分辨,受影响员工又担心其个人资料外泄不愿配合;部分员工扬言已习惯旧有“打卡”系统的界面,希望公司更新系统同时保留旧有界面。他说,技术早已齐备,却因不同原因,如管理层不愿额外花费资源等,无法更新楼宇设备,“在香港推动智慧管理,阻力很大。”

此外,游锦辉指,除公共屋邨外,许多旧式私人楼宇的网络铺设尚未完善,或难以应用智能科技,建议政府考虑补贴,助全港大厦共同趋向智能化,全城同步。

升降机

▲政府正探讨以感应器识别高危升降机。

房屋局研感应器识别高危升降机 从业员恐外来信号影响运作

房屋局曾透露,正与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合力,探讨以感应器识别高危升降机。有资深升降机从业员指,部分升降机已内置感应功能,可把相关侦测信号引流至屋苑控制中心,但外加感应器或存有困难,因承办商及保养维修的公司会担心若意外引入外来信号,恐影响升降机运作。有工程师指,现时机电工程署有一套非侵入性的实时数据采集装置,相信有助预防性维护。

房屋局局长何永贤曾指,目前各屋邨有数千台升降机运作,难及时找到最高危机组,故与应科院共同探讨为升降机设计“健康检测”系统,如用感应器监察主要机件,侦察不正常数据。有资深升降机从业员指,部分升降机已设有监察系统,并记录相关数据,例如某电梯每日皆在多个时段出现超载,其磅重系统或需要维修;有组件故障时,都会发出信号予中央管理系统,或再传输到维修保养公司,“工程人员便可带同新零件赶往现场,提升效率。”他认为,如升降机已内置监察系统,可把侦测讯号引流至屋苑控制中心。

不过,他也说,若外加感应器,升降机承办商及负责保养维修的公司,会担心因而意外引入外来信号,影响机件运作,“电梯原本运作正常,却要外加东西作监测,若因而故障或有意外,谁负责?”

香港工程师学会屋宇装备分部上任主席余伟沛工程师指,相关技术是比较创新的人工智能模型,可以监察多个已安装在电梯的物联网感应器的参数,再分析升降机摩打、机厢和缆索等不同电梯组件的效能,计算各部件的相关性和有否影响运作的潜在因素,作出预测式维护。他指,机电署也有一套非侵入性的实时数据採集装置,不会影响电梯运作,也不会因为电梯品牌各异而影响应用。他强调,相关系统广泛应用前,必要作严格测试和校准,确保系统与电梯相容,有关部门也要跟供应商紧密合作。他补充,现时坊间升降机普遍依赖供应商作定期维修保养,相信配合系统能协助作预防性维护。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