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关税战硝烟四起之际,中国召开了美资企业圆桌会,表示将一如既往为包括美资企业在内的在华外资企业提供保障。分析认为,中国是藉此再度向外界展示开放姿态,吸引外资投资中国,为关税战下的经济发展加筹码。
是次会议特斯拉、GE医疗、美敦力等20余家美资企业代表参会,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主持,他表示,中国将一如既往为包括美资企业在内的在华外资企业提供保障,关税问题的根子在美国,希望美资企业共同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外界多认为,此次会议既是对美国企业贸易诉求的响应,更是向国际合作伙伴传递稳预期、强信心的政策信号。
近来,中国高层频频对外释放吸引外资的信号,上月底,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会,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称,中国将坚持推进开放合作,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帮助外资企业深度融入中国市场。随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了数十家外国企业的高管,这是他在17个月内第三次与跨国公司高管会面,以期吸引投资。习近平在会上敦促企业高管维护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并表示中国对投资者来说仍具有巨大潜力。
一直以来,投资、消费、出口被视为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三驾马车。近年来,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房地产市场持续承压,若外需同步萎缩将加剧经济风险。近几个月来,美国总统特朗普掀起的关税战,极可能重创中国出口。因此,稳外资与促消费对稳定中国经济具有关键作用。
过去几年,由于中国政府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加上疫情期间实施严格封控以及国安法规趋紧等因素,跨国公司对华进行大规模投资愈发谨慎。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2024年中国吸引外资1160亿美元,低于前年的1630亿美元和2022年的峰值1890亿美元。这些投资的资金大部分来自已有业务取得的利润。也因此,中国政府从上到下,频频喊话,展示开放姿态,希望增强外企投资中国信心。
有评论认为,中国当局的连串招揽外资的行为,有与特朗普政府打对台的意味。在特朗普治下,美国投资环境已不太稳定,这让资本有了重新寻找出路的冲动,而中国市场恰恰响应了外国特别是西方投资者的关切——当特朗普高举“美国优先”的旗帜,中国就敞开怀抱欢迎各国企业;当特朗普大打关税战,中国就表现出竭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的态度。
从战略竞争层面来看,特朗普推出无差别关税,可能给了中国联合其他国家互相打通市场的机会,特别是原来和美国经贸联系紧密的国家如欧洲等大幅降低关税,尽速达成自由贸易协议。值得注意的是,欧盟去年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了更高的关税,但中国商务部最新表示,双方已同意重启谈判,这背后的意义颇耐人寻味。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