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4 星期四 06:33:16

我要赞佢|中四女生受父亲感染报读护理课程,空余协助照顾新生儿及中风长者

发布时间:2025-04-12 10:16

一名16岁中四女生,新冠疫情期间见到父亲主动报名成为医护志愿者后,受其感染立志当护士,去年九月修读护理课程,除了学习基本护理技术外,利用空余时间积极运用所学的医学知识照顾身边人及邻居,父母亦察觉她变得成熟与独立,成就不一样的自己。

明爱屯门马登基金中学、修读生物化学及护理科的中四女生吴子彤,对医护的热情可以追溯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疫情爆发时,她的父亲主动报名成为医护志愿者,负责在社区内分发物资、解答封区居民的问题。吴子彤目睹了父亲为了协助社区居民而忙碌不休,结束志愿者工作后更需要在家自行隔离一整个星期。

当时她的父亲只能困在家中一个小小的房间,连饭菜都只能放在门口的小凳子,再自行拿取。吴子彤后来问父亲是否值得,父亲回答说,可以为市民尽自己的能力,虽然要面对诸多不便,但仍然是值得的,“那时候,我第一次真正理解到志愿服务的意义,虽然辛苦,但能为需要帮助的人带来改变。”父亲的行为深深影响了她,也激发了她投身医护行业的志向,于是她选择了和医护相关的课程,希望能像父亲一样帮助有需要的人。

吴子彤自去年九月底开始修读护理课程,学习不同类型的护理智识。(明爱教育提供)

▲吴子彤自去年九月底开始修读护理课程,学习不同类型的护理智识。(明爱教育提供)

吴子彤在课堂上学习基本护理技术,例如生病或受伤后不同状况的处理方法。(明爱教育提供)

▲吴子彤在课堂上学习基本护理技术,例如生病或受伤后不同状况的处理方法。(明爱教育提供)

从课堂到实践 技能与同理心同步增长

自去年9月底开始修读护理课程以来,吴子彤学习了基本护理技术,包括测量血压等。除此之外,老师也讲述了实践的技巧和方法,包括如何与病人沟通等。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能,学校还通过影片展示真实案例,让学生观察并学习如何用同理心面对病人,使她逐渐体会到沟通技巧的重要性,“老师教我们,温柔的语气能缓解病人的焦虑,让他们感到被关心,这比只靠技术更能建立信任,也十分重要。”

她的学习不仅限于课堂。今年年初,她把护理知识运用在家族成员身上。当表姑生下第一个孩子时,吴子彤协助照顾新生儿,帮助表姑清洗婴孩的身体、观察皮肤是否有异常,以及避免受感染,“能够用自己学到的东西帮助家人,让我感到非常自豪。”另外她又协助长者邻居中风后进行适当肌肉放松运动,以改善中风导致的身体僵硬问题。

「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导计划」中,吴子彤要为参与者量血压及验眼。(明爱教育提供)

▲“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导计划”中,吴子彤要为参与者量血压及验眼。(明爱教育提供)

吴子彤相信透过地区实践经验,有助她更好理解护理学运用模式。(明爱教育提供)

▲吴子彤相信透过地区实践经验,有助她更好理解护理学运用模式。(明爱教育提供)

通过“师友计划”向曾浩辉医生取经

为了让吴子彤和其他有志于医护的学生有社区实践的体验,明爱屯门马登基金中学每3个月都会和不同医护组织合办地区康健服务活动,为居民推广健康教育,也让学生吸收经验,建立同理心。今年2月,吴子彤在与屯门健康中心合办的活动里担任志愿者,“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观察专业医护人员帮助病人。”通过服务,她希望进一步加强在病人护理、风险评估及纾压辅导方面的技能。

学校还举行了“师友计划”,由几名学生组成小组,与专业医护进行交流。经配对后,吴子彤的导师由曾浩辉医生担任,得知可以和这位在2003年沙士期间为社区做出重大贡献的医生交流,她大感兴奋,除了有学业方面的问题要请教外,她亦想了解当下医护工作的挑战,让她更好地准备自己。

参与进修课程 把握实习机会 

在护理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吴子彤不单得到了许多乐趣,自从她开始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助身边人后,父母更察觉到她变得成熟、独立。吴子彤计划持续在医护领域里深耕,参与更多的进修课程和实习,以提升专业能力。她认为,医护行业虽然充满挑战,但意义非凡,希望将来可以成为其中一份子。

香港明爱教育一直积极推广职业专才教育,在中学阶段启动职专教育与DSE双轨并行的模式,让学生更早建立人生目标,也提供了更多升学选择,学以致用,在面对社会竞争时具有优势。

明爱屯门马登基金中学朱婉仪校长表示,学校推动医护教育,一方面装备学生毕业后升读医护学科,成为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培育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由小我变大我,从自己出发,继而关心家人、社群及社会,实践香港明爱‘以爱服务、缔造希望’的宗旨。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