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党立法会议员邵家辉今天(3日)在立法会大会上提出的“优化输入人力措施”议员议案,最具争议是日后输入外劳工资不须符每月工资中位数,被民建联颜汶羽作修正删除。 邵家辉质疑持续释放劳动力的成效,颜汶羽主动表示不好意思,称民建联不能接受放宽中位数,强调本地劳工优先。
▲邵家辉强调只是研究能否日后输入外劳时工资不须符每月工资中位数。
颜汶羽的修正案须记名表决,选委界34人岀席会议,5人赞成、5人反对、24人弃权; 功能界别及地方直选46人岀席会议,18人赞成、16人反对、11人弃权,最终未获在席两部分议员过半数支持,被否决。
邵家辉的议案同样要记名表决,选委界34人岀席会议,15人赞成、2人反对、7人弃权; 功能界别及地方直选46人岀席会议,20人赞成、10人反对、15人弃权,最终未获在席两部分议员过半数支持,同样被否决。
▲颜汶羽指,民建联不能接受检讨输入外劳的工资不低于行业中位数的规定。
输入外劳工资不须符中位数 邵家辉:只是研究
邵家辉表示,其议案核心在于如何增强人力供应,形容行业工资中位数是关卡,但却被颜汶羽作修正删除,并鼓励释放本地劳动力,认为这个大方向问题不大,惟经过自己在议会9年的验证,这样的做法帮助不大。
他指已看到很多妇女再就业,“长者你哋成功咗,的士(司机)平均年龄去到七十岁,我哋系咪真系有足够人手呢? 只用呢个方法能否做到呢?”他更强调自己只是研究能否日后输入外劳时工资不须符每月工资中位数,“研究都唔好? 系咪应该系咁样呢?”
针对有意见认为输入外劳会影响本地劳工生计,他以新加坡做法为例,指不同行业可以有配额制,即聘请多少本地劳工才可聘请外劳,若发现相关行业有人手,可以将本地劳工配额调高等,以保障本地劳工生计。 至于工资方面,他指纵然新加坡引入很多外劳,每年人均GDP是13.3万美元,香港只有7万多美元,故希望议员思考输入外劳时,应否检讨放宽工资中位数要求。
颜汶羽:民建联不接受放宽中位数
颜汶羽强调,输入外劳是短期的权宜之策,非一劳永逸的方法,中长期都是要依靠本地劳动力的规划及培训,故在修正案提出,希望政府采取更积极措施,进一步释放本地劳动力,特别是妇女及长者,提升本地劳工的工作技能。
就其删减议案内容,他主动向邵家辉表示不好意思,强调民建联不能接受检讨输入外劳的工资不低于行业中位数的规定,指该政策原意是防止计划由应对人手不足,变成为了输入廉价劳工,最终损害本地工人就业机会,另计划亦可防止外劳与本地劳工“同工不同酬”的职场矛盾。
去年下半年批4020宗优化计划申请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重申,充足的劳动力是确保香港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能,而政府的人力政策一直以培育本地劳工为主,同时通过就业服务及宣传推广,支持求职人士就业及释放本地劳动力。 面对劳动力不足的挑战,在保障本地工人优先就业的前提下,政府已增加输入劳工机制的弹性,容许雇主较灵活地申请输入劳工,纾缓人手短缺问题。
他续称,截至今年2月底,劳工处共接获11,342宗补充劳工优化计划申请,涉及申请输入98,065名劳工,其间批准7,380宗申请,涉及51,051个输入劳工配额,而自优化计划推行以来,劳工处持续完善处理申请的流程,包括去年5月推出适用于常见职位的申请表等,加快处理申请。 他指这些措施成效显著,去年下半年优化计划批准4,020宗申请,较同年上半年批准1,719宗申请大幅上升134%。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