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1 星期五 18:30:00

“天下第一福”,康熙写“福”字

发布时间:2025-04-03 11:03

在北京的恭王府里,有一块“天下第一福”的石碑,为康熙皇帝御笔,它有着不凡的经历。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康熙的祖母孝庄太后六十大寿将至,不料却突染疾病,一病不起。这可急坏了康熙。宫内太医用遍了良方名药,也未见起色。康熙寝食不安,愁肠百结。这时,有大臣进策,禀奏一法。说是史书上记载古有“承帝事”请福延寿之说,可以一试。

在百般无奈的情况下,康熙决定也为祖母请福延寿。在沐浴斋戒三日之后,康熙凝神提笔,饱蘸对祖母的无限深情,写下了一个大大的“福”字,并加盖“康熙御笔之宝”的印玺。取“鸿运当头,福星高照,镇天下所有妖邪”之意。

这幅笔酣墨饱的“福”字经过精心裱糊,送至孝庄太后的寝室,陪伴左右。没想到,得“福”字几天后,久病的太后竟百病全消,平平安安地过完六十大寿。十五年后,孝庄太后以75岁高龄得到善终,无疾无病,成为一段佳话。

宫廷内外都说这是仰赖康熙“请福延寿”之功。但是,此后康熙无论如何也写不出那幅气韵流畅,浑然天成的“福”字了。这就是民间盛传的“天赐鸿福”的来历。

这幅“福”字,写法上暗合“子、才、田、福、寿”的字形。右半的上部像一“多”字,因此,取意“多子”、“多才”、“多田”、“多福”、“多寿”。五福合一,旷世稀有。俗语称“有福必有寿,有寿必有福,有福没寿是无福可受”。这幅“福”字竟能将凡此种种美好的寓意聚于一字之中,可谓不同凡响。康熙这幅“福”字,右半部正好是王羲之《兰亭集序》中那个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寿”字——福中有寿,寿中有福,这样才达到福寿双全。

另外,该“福”字不同于民间书写的饱满方正,而是瘦长狭窄,这又瘦又长的“福”字,听起来是谐音“又寿又长”的长寿之福了。“福”中田字未封口,还有鸿福无边的无边之福了。

康熙的“福”字帖被拓成石碑后,安放在紫禁城内。在乾隆年间却神秘失踪,不复得见。据说为权臣和珅盗取。这宫闱大内,戒备森严,要盗取沉重的石碑,绝非易事,自然非一般人可为。1962年恭王府重修,在整理恭王府内假山时,人们无意间发现了藏匿在假山内的“福”字碑。“天下第一福”得以与世人见面。

康熙心怀赤诚,为祖母祈福延寿,这多子多才多田多福多寿的“福”字碑,也为他自己带来了福祉,成就了千古帝王的伟业。他8岁登基,14岁亲政,16岁智擒鼇拜。以后平定三藩、收复台湾、镇服准格尔叛乱、重创沙皇、重夺雅克萨,完成中华民族的大一统,为康乾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创了大好的开局。

康熙是一代明君。他开疆拓土可谓“多田”,一生生子数十可谓“多子”,在位61年,可谓“多寿”。康乾之时,国富民强,人民安居乐业,正为“多才(财)”,国泰民安则是万民“多福”。因此,这个“福”字实是汲天地之灵气,纳万物之精华的实至名归的“天下第一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