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4 星期四 00:12:21

【Culture】谢俊兴艺穗会创办人,谈艺术行政的价值

发布时间:2025-04-03 10:33

谢俊兴(Benny),1946年出生,于新加坡、香港两地成长并留学法学,具多元文化背景,回港后专注于艺术行政,致力探索文化差异与交流。最近他更编写了一部自传——《边渡四十年:谢俊兴》,记录自己在香港艺穗会拼搏的点点滴滴。

2月19日笔者网约谢俊兴,跟他漫谈个人艺文事业和经历。访谈中他开门见山指出:艺术行政是一门“专业”。从舞台设计、灯光效果到展览策划等方方面面,艺术行政人员需具备多方面的专业能力。他强调,艺术行政的核心在于“将艺术家的创意转化为观众可感知的体验”,这不仅需要技术上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对艺术的深刻理解与热情。

FEA22P05030425_fmt

▲今年3月于艺穗会 - 奶库《Life on the Fringe》的新书发布会。

FEA22P04030425_fmt

▲谢俊兴于墨尔本的近照。

FEA22P02030425_fmt

▲在澳洲驻港总领事官邸举行的读书会,嘉宾聚首一堂,分享对文学的热爱。

他以自己在艺穗会的经历为例,提到艺术行政人员需要具备宏观的眼界,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艺术项目的方向与细节。例如,他推动了开放平台的理念,欢迎所有艺术家,无论是初出茅庐还是世界级演出者,都能在这里找到舞台。这种包容不仅体现了艺术行政的专业,也展现了对艺术多元的尊重。这个理念落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转变中的香港社会,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不谋而合,艺穗会当年正体现这种精神价值,为了筑构一个开放包容的艺术平台而成立。

尽管艺术行政充满创意与乐趣,但也伴随着巨大的挑战与压力。谢俊兴回忆筹备艺穗节的经历,提到艺术节期间,工作人员需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并在短时间内做出决策。他举了一个极端的例子:一位艺术家在表演中使用活鱼作为道具,并将其放入搅拌机中,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反应。这种具争议的艺术表达虽挑战了观众的底线,但也成为艺穗会独特的一部分。

消除对艺术的偏见

艺术行政的压力不仅来自工作本身,更来自于对艺术品质的追求。他提到,艺术节结束后,工作人员往往会感到空虚,因为他们在节目期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节目结束后,这种被需要的感觉也随之消失。笔者听罢有种花开花落之感,看着一个又一个创作意念展现,艺术行政人员像助产士把它们育养开花,好像见证了创造力如生命一样盛开。

谢俊兴最后谈到社会对艺术仍有偏见。他认为艺术不应被视为“怪人”的专属,而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从选择衣服到日常决策,艺术无处不在。他认为媒体与教育应该更多地将艺术融入生活,让更多人感受到艺术的价值与乐趣。他以文艺复兴为例,瑞士虽然拥有和平与美景,但并未像意大利那样孕育出文艺复兴的巨匠。因此,艺术的繁荣需要的不仅是资源,更是一个适合创作的环境与社会对艺术的认同。

这次的访谈不仅展现了艺术行政的专业与挑战,更强调了艺术与人、社会生态的密不可分。他希望社会消除对艺术的偏见,让更多人认识到艺术的价值。在未来的艺术行政领域,谢俊兴的洞察与经验将继续启发新一代的艺术工作者,推动文化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正如他所言,艺术不仅是生活的调剂,更是人类创造力与进化的核心。或许,下一个文艺复兴的时代,正等待着我们每一个人去创造。  

FEA22P01030425_fmt

谢俊兴 艺穗会创办人

香港艺术行政人员协会创会成员,香港艺术行政人员协会主席(1988-1991)

文:罗凯澄 图:作者提供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