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30 星期日 19:36:35

【星岛热评】无人机满天飞,是福还是祸

发布时间:2025-03-10 12:30

无人机被广泛用于各大领域,走进了千家万户。随着无人机滥用现象层出不穷,公众的担心随之而来:无人机的管控究竟能否与时俱进?据中国民航局统计,目前,单单中国大陆实名登记的无人机数量突破了83万架,年飞行小时超过了千万小时的量级。在无人机越来越多的同时,“乱飞”现象逐渐增加。

家住广东广州某小区高层的李女士无意中发现,一大早自家窗外有一架无人机高空盘旋,久久没有离去。她警觉到自己的隐私受到了侵犯,正准备拿出手机进行取证时,无人机飞走了。后来,由于取证困难并没有抓到偷拍者。

一位艺术家在泉州办了一场“不完美”的烟花秀,现场上千架无人机在飞行表演的过程中,由于系统性失误纷纷掉入海中。即便如此,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商业演出和节庆活动,愿意将“无人机表演”奉为新的压轴戏,用无人机方阵精准控制摆出各种 logo和文案的场面显示派头。

就在科技造福人类的同时,无人机无序运行的安全问题也一样令人头疼,甚至在更宏观的层面——无人机正在深刻影响人类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以及从根本上改变现代战争的形态。法国哲学家夏马尤在其著作《反思无人机》中认为:如果无人机沦为了政治争端的工具,那么对于操控无人机的一方来说,全世界都将成为他们潜在敌人,战争与和平之间的一切差别都将灰飞烟灭。

无人机不仅购买者众,偷偷贩卖的也不计其数。虽然出售时需要进行登记,但对租赁的管控并没有那么严格,租出去的无人机是到了禁飞区或限飞区违规飞行,还是没有获得批准进行商业活动,对此不好掌控,且发生侵权行为很容易推诿责任,并且难以找到实际侵权人。

当无人机装上炮弹,还出现在打击海盗、罪犯等一系列的军警行动中,拥有了作为工具的合法性。但是,如果放到战场上,这种合法性就会变得相当模糊。这是因为在当代战场上,一旦放到政治的诉求框架下,无人机是“进攻”还是“自卫”,合法还是非法,就会变得隐晦起来。

毕竟,当无人机精准的“天眼”被远在万里之外的某个人(机器)监视的时候,另一方的自卫自由便已丧失。一旦无人机做出“定点清除”举动,也就破坏了现代国际法中的“满足比例原则”,即在实现合法目标时,不能导致过度破坏和伤害。在战争法中,一直有著“平等适用原则”和“诉诸战争权”两种法律体系来解释战争的合法权。

学者指出,如果不正视无人机技术的滥用导致的“全面的远程战争”,必将延续人类历史上的战争和种族灭绝的传统,并且使人类进入一种“恒久战争”的自虐状态。倘若如此,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够置身事外。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