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环保团体“绿色和平”最新报告称,欧洲国家从北非地区进口再生能源,塑造自身的环保形象,摩洛哥与埃及则只能仰赖进口燃料,还因此面临环境破坏与资源短缺等严峻挑战。
摩洛哥与埃及都拥有丰富的太阳能与风能资源,加上位于地中海南侧的地理优势,吸引众多欧洲国家投资,成为欧洲能源供应的重要伙伴。然而报告指出,欧洲支持的再生能源出口计画,实际上削弱了北非地区脱碳化的能力,并加剧当地社会与环境问题。
报告显示,埃及与摩洛哥仍然是化石燃料的净进口国。为了维持国内经济发展,两国需采购大量石油和天然气,却将本地生产的绿能出口到欧洲。与此同时,大规模开发绿能导致部分居民流离失所,并消耗原本稀缺的淡水资源,使当地环境承受巨大压力。
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欧洲积极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转而将目光投向北非市场。数十亿美元涌入埃及开发当地的天然气储备,填补市场突然出现的800亿立方公尺天然气供应缺口。然而,绿色和平批评,由于天然气公司过度钻探破坏地质构造,不仅污染当地环境,也几乎没有埃及人民从中受益,反而导致土壤侵蚀、水源污染等问题恶化。
报告进一步指出,埃及政府为了供应欧洲更多天然气,正在国内增加重质燃料的使用,例如含有硫化物与重金属的重质石油,可能带来更高的环境与健康风险。
摩洛哥同样成为欧洲能源转型的重要伙伴。法国能源巨头道达尔能源集团斥资106亿美元,在摩洛哥南部地区建设绿色氢氨工厂,预计2027年投产,主要供应欧洲市场。此外,德国政府亦承诺投入3亿欧元建设专供出口的绿色氢设施。
然而,这些以出口为导向的投资,却可能进一步削弱摩洛哥自身的能源自主权,并导致当地社会与环境承受额外负担。针对此现象,绿色和平中东与北非分部负责人凯斯克斯(Hanen Keskes)批评:“全球北方国家应该承担起减少自身消费并发展国内再生能源的责任,而非将成本转嫁给全球南方”。
与此同时,智库“大西洋理事会”(Atlantic Council)指出,若埃及想建立完善的绿能基础设施,以真正受益于再生能源产业,就需要更广泛的国际投资与合作。该机构认为,在政府制定前瞻性政策并与全球伙伴深化合作的前提下,埃及仍有机会成为全球清洁能源中心。
然而,在绿能发展与本土需求之间,摩洛哥与埃及如何权衡利益,避免成为欧洲能源转型的“牺牲品”,仍将是未来值得关注的焦点。
来源:中时新闻网

- 亚冠│山东泰山突退赛,疑因球迷上轮高举全斗焕照片传韩国球迷欲“还击” 一线女星与电视台总经理不伦30年曝光,正宫怒求偿300万新台币 民进党当局禁止岛内高校与3所大陆高校合作,被痛批“搞烂观光再打击学术交流” 力推大罢免,绿委满意度惨垫底! 蓝委居第1,最新民调出炉 《爱‧回家》最美小花扮分手骗演出机会?6年情玩完原因曝光 美拟削减驻华使领馆人员,传幅度达10% 香港民主党解散 | 叶刘指咎由自取:无谓再浪费仅余党员时间 尹锡悦涉内乱首次刑事庭13分钟结束,韩国史上首位总统接受刑事审讯 林岱桦“民调第一”突出事?高雄市长绿营5抢1生变,蓝机会来了 刘诗诗5%股权转给吴奇隆!再曝婚变遭疑分割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