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2 星期三 11:31:00

【星岛热评】百年变局,美总统权的变与不变

发布时间:2025-02-18 09:16

美国总统制度设计之初,赋予元首高度权限,却也埋下了权力制衡的伏笔。回顾美国历史,总统权力的运用与界限,始终是宪政体制中最受关注的议题。近年来在民意高度分歧的氛围下,总统权限的行使更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检视。

特朗普重总统返白宫后不到四星期,已签发破纪录的行政命令,显示有备而来。部分人士认为凸显了总统权力运用的争议性。特朗普此次刻意在椭圆形办公室悬挂第7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的画像,彰显了他对这位同样具有争议性前任的认同。杰克逊曾因强制原住民迁徙政策,挟着高度民意支持度,公然无视最高法院判决,凸显行政、司法的矛盾。特朗普还在白宫西翼展示自己2023年于乔治亚州被拘捕照片,挑战着传统的总统形象。

预料特朗普在初步清理国内外局势之后,将透过关税重建美国的财政赤字面临失控问题。财经界人士已警告,如果政府不削减赤字,可能难以为继。美国华府因此盛传,从对冲基金经理转任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正在构思执行政策,降低美国国债,避免破产,“是时候在山姆大叔的资产负债表上发挥创意了。”

反观卸任的拜登总统,虽推动基础建设、半导体产业振兴等重大政策,但在复杂的内外部因素影响下未能连任。他相信历史终将给予公正评价,这种期待也反映了总统政绩评价,往往牵涉到主客观的因素,需要更长的时间维度。

作为西方民主国家的领袖,美国总统日理万机,面临不同挑战。尤其是非常时期的总统面临宪政危机。在美国南北分裂及内战前后的第15-17任总统詹姆斯布坎南、亚伯拉罕林肯、安德鲁约翰逊,他们分别在内战期间得对付南方与北方的矛盾与战时紧急权力扩张,战后与国会在重建政策发生激烈冲突,是施展总统权的艰困阶段。

即便在和平时期,总统权力的界限仍然备受争议。第37任总统尼克松任内,“水门事件”揭露了行政权力的滥用,导致他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主动请辞的总统。然而吊诡的是,尼克松在外交领域的突破性成就——改善美苏关系、开启美中外交,为其留下正反两面的历史评价。

位于华府的华盛顿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大陆军总司令和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而建造。相传许多总统在重大决策时,透过椭圆形办公室窗户凝视华盛顿纪念碑一条直柱指向天际,还会自问,如果乔治华盛顿面临同样情况会如何决策。这座纪念碑仿佛提醒着后继者,伟大的总统不仅要有效行使权力,更要能在时代洪流中展现远见。

展望未来,美国总统将面临更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国内政治日益极化、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在维护宪政体制的同时,还需要灵活应变的政治智慧,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值得后人缅怀的功绩。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