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3 星期四 11:26:34

美联黄建业料楼市“小阳春”延至3月倡放宽投资移民门槛

发布时间:2025-02-05 15:24

美联集团与鋑联控股举行新春传媒团拜,美联集团主席黄建业表示,虽然蛇年早春,但是楼市却现“迟来的春天”,成交量暂未见显著回升,主要原因是市场观望“财政预算案”,预期“楼市小阳春”或延迟至3月出现。他认为,蛇年经济多变,“财政预算案”成后市关键,希望政府提出进一步振兴经济及楼市的措施,并提出建议以“吸纳外资,拓内需,减财赤”。

美联黄建业料楼市“小阳春”

黄建业指出,由2022年起楼价累跌2成至3成,而工商铺更累跌6成至7成。展望2025年,认为整体经济环境会像灵蛇一样“变幻莫测,难以捉摸”。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已经“全撤辣”及放宽按揭,加上持续有专才及升学人士来港,带来新的置业需求及消费动力,令香港经济的内在因素持续改善。外围因素却一直存在高度不确定性,例如中美关係、关税及息口皆随时出现变数,拖累经济,亦影响楼市表现。

蛇年虽然“早春”,2月初已经立春,但是楼市却出现“迟来的春天”,传统农曆年后出现的“小阳春”未见踪影,新盘及二手交投暂未有显著上升,主要原因是市场观望“财政预算案”的经济及楼市措施。正是因为外围因素变幻莫测,市民期待特区政府出招振奋经济,因此在措施尘埃落定之前,买卖双方,甚至发展商皆“谋定后动”,故相信“小阳春”或延迟到“财案”公佈后,亦即3月才会出现。

倡物业入伙后才缴交印花税

现时财赤严重,《财政预算案》将成后市的关键,冀政府能“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提出有效措施,吸纳资金来港置业定居,并增强内部需求,透过振楼市、去库存,吸引发展商恢复买地,以增加库房收入。具体建议包括,为投资移民拆墙松绑,以及所有物业入伙时才缴交税款,对楼市会有帮助,并带动经济,并不会再掀起炒风,“如撤辣、减息都未出现炒风”。

黄建业预期,受惠于经济复甦及内地人来港定居、投资及升学,相信物业交投仍有上升空间,惟升幅有限。预计2025年整体物业成交量可达7.1万伙(包括一手私楼、二手住宅、一手公营房屋、工商舖、纯车位及其他等),按年升约3.6%;整体物业成交金额则录约5,550亿元,按年升近3.3%。至于楼价,相信楼价已经见底,有望于年内回稳,即使再跌幅度亦有限,回升则视乎经济前景。

美联副主席黄静怡指出,美联于本周透过社交媒体,进行最新的“港人置业意向调查”,共收回逾200份有效问卷。受访者中,认为楼价平稳或上升的虽然达61.5%,但是较去年同期调查录得的75.8%,跌约14.3个百分点,可见部份市民转为看淡短线楼价走势;相反市民普遍更睇好租金升幅,高达81.5%受访者中认为未来6个月租金将平稳或续上升,较去年同期录得的58.6%,高出22.9个百分点。

鋑联控股执行董事黄耀铭相信,工商舖“最坏时刻已过”,展望2025年整体交投量会较2024年活跃,按年升约20%,达约4,200宗,重返2022至2023年的水平。事实上,工商舖的每月成交量已于2024年尾重现升浪,并录得多宗大额成交,主要为用家入市。有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工商舖售价已经显著下调,到达更多买家可接受水平,其次是市场不断传出正面讯息。黄耀铭认为2025年会有更多对楼市利好的消息,吸引用家持续入市,带动工商舖成交量见底反弹。

美联集团行政总裁(住宅)马泰阳指出,今年会积极发挥不同公司协同效应,通过多部门合作,如工商舖团队可以参与豪宅的买卖,中国的同事可以带客户来港置业。2024年,美联物业住宅部与美联中国、美联移民与升学,以及美联金融之间合作促成的成交宗数,按年升逾5.6倍。期内,工商舖与美联物业住宅部合作促成的成交宗数,则升约2倍。马泰阳冀透过发挥协同效应及通过跨部门的协作,为客户提供更多置业自用及投资的选择,带来更多的合作、更多的选择、更多的客源,带来更高的盈利。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