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电话诈骗频发,香港警务处在去年2月推出“防骗视伏APP”以协助市民提高警惕。 自由党去年12月至今年1月进行调查,成功访问2139位市民,约53%指未曾听闻该应用程序,更有约29%表示已下载但从未使用。自由党表示,曾在地区接获求助,有受害人损失的金额高达3000万元,又指日常接获个案中,七、八成受害者认为“报警无用”,事发后1至2日后经劝说报警,已错失追回钱款黄金时期。
自由党就“香港陌生和无来电显示的电话”议题,在去年12月3日至近年1月13日以电话问卷形式访问香港居民。 2139份有效回应中,近5成市民每日收到1至5次无来电显示电话,更有约3成半受访者每天收到6次或以上。 至于陌生来电的处理方式,有逾4成受访者将会选择接听,而接近4成受访者表示一律拒绝接听。
6成受访者未使用应用拦截陌生来电
市面上有不少应用程序可协助辨别陌生来电,有近4成受访者认为使用后成功减少陌生来电,却有3成半受访者不知道相关工具或对此无意见; 所有受访者中有6成从未使用任何应用程序以阻截陌生来电。
逾半受访者未听过“防骗视伏APP”
至于香港警务处在去年2月推出“防骗视伏APP”,逾5成受访者表示没有听过; 而即使有安装应用程序,但也有近3成受访者表示自己没有使用。 余下372位有安装和使用该App的受访者中,有逾7成认为该App不时能够就识别或阻截“可疑来电”提供适当的帮助,且有逾6成受访者认为该App能有助减低诈骗及网络安全风险。
倡出手机时预先安装“防骗视伏APP”
自由党立法会议员李镇强表示,53%受访者“听都未听过”防骗视伏APP令人不满,认为政府应加大宣传,并呼吁警方、关爱队、区议员都将该应用程序的功能告诉市民,或安排电讯商、手机商铺在卖出手机时为消费者预先安装防骗视伏APP。
7成求助个案受害人未有报警
自由党南区区议员梁进表示,过去一年约接获五、六十宗电话诈骗求助个案,其中七八成人选择不报警,他们出于羞愧心理或认为“报警无用”,即便经劝说后选择报警,但已是事发后一两日,骗徒已将钱款转至海外户口,追回机率渺茫,错失“钱还在本地”的“黄金时机”。
自由党东区区议员曾卓儿亦指,每月为街坊提供2次免费法律援助,约三分之一的求助个案都关于电话诈骗,即平均每月都能收到5、6宗求助,其中不乏年轻人,当中有受害者损失的金额高达3000万。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