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早9时就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品质发展情况举行记者会。中证监主席吴清在会上表示,“大事不过夜,更不能过年,我们只争朝夕”,中长期资金是资本市场重要的专业投资力量,而2025年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办将在2025年上半年落地,资金规模将不低于1,000亿元(人民币,下同)。受消息影响,内险股及券商股明显受捧,其中新华保险(1336)曾升5%,中国太保(2601)及国寿(2618)曾升逾3%,平保(2318)亦升近2%;券商股方面,中金公司(3908)及中信证券(6030)亦升逾3%。
▲中证监主席吴清
公募基金持A股每年至少增10%
吴清提到,《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未来3年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每年至少增长10%,力求大型国营保险公司自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明确提出公募基金、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基本退休保险基金、年金基金都要全面建立实施3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大幅降低国营保险公司当年度经营指标考核权重,细化明确全国社保基金5年以上长周期考核。
廖岷:保险公司有空间加大投资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亦在会上提到,从国有大型商业保险公司资金运作情况来看,仍有一定空间加大资本市场投资力度,并将进一步推动保险资金入市,以及对国营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制度进行修订。
今年进一步降低基金销售费
吴清指出,公募基金规模从2019年的13万亿元增至去年底33万亿元,但受股市波动影响,部分权益类基金出现一定程度亏损,行业出现经营理念偏差、投资行为短期化等问题。去年以来亦有一些针对性改革举措,完善基金公司治理和定位,加强对基金业领导,树立以投资者为本的经营理念,全面加强长周期业绩考核,进一步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和薪酬管理制度,防止出现重规模、轻回报的情况,进一步稳定降低公募基金的综合费率,而2025年也将进一步降低基金销售费用,预计每年合计为投资者节省约450亿元的费用。
支援更多“标竿企业”上市
他又指,中证监将做好市场把关,增加优质上市公司供应,支援更多“标竿企业”登陆资本市场。中证监将持续丰富适合中长期投资的产品和工具供给,允许公募基金、商业保险、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作为策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在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举牌认定标准方面,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此外,中证监亦会进一步扩大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操作规模。
“快准狠”打击各类违法行为
监管方面,中证监仍会“快准狠”打击资本市场各类违法行为,既要“抓早抓小抓苗头”,更要“打大打恶打重点”,特别是对“首恶”侵害投资者利益的违法行为绝不放过、一追到底;同时,将针对性完善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行为约束,包括对恶意造假,严重侵害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控股股东、实控人的违法行为进行约束,推动健全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