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1 星期五 20:36:52

缅甸电诈获实名SIM卡,电讯商有“内鬼”?

发布时间:2025-01-16 10:01

缅甸电诈、绑架案件频发,引发了公众对诈骗分子如何规避实名制注册SIM卡的疑惑。前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认为,电讯运营商“内鬼”与此牵连深厚,呼吁运营商给出权威回应。据《经济观察报》报道,诈骗分子在国内通过诱骗民众开卡、调动运营商内部人士等途径,非法获取大量真实存在且经过实名的SIM卡后,再插入虚拟拨号技术设备GOIP拨打诈骗电话,便很难被追踪。

内地公安破获的GOIP诈骗工具。

▲内地公安破获的GOIP诈骗工具。

曾发生诱骗老人开卡案

有电讯运营商人士称,GOIP设备支持多张SIM卡同时运作,通过网络讯号将这些SIM卡的讯号转换为虚拟拨号讯号,还能在一个设备上同时控制多个号码。该人士还透露,整个电诈技术链条大致是:有人开卡,有人往国外送卡,有人在国内架设GOIP等设备。

内地曾发生多宗犯罪分子诱骗老年人开卡再将其收走的案件。绵阳涪城区人民法院就曾公布,去年有犯罪分子向老年客户宣传办卡送50元(人民币,下同),共收购30多张。经查部分电话卡涉多宗诈骗案,涉案资金20多万元。

也有运营商内部人员非法获取电话卡,帮助实施诈骗。河北警方曾在2020年破获特大非法买卖SIM卡、银行卡案,抓获嫌疑人22人,其中包括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内部职工10人。

目前,国内电讯运营商已采取一系列技术办法,包括对可疑电话号码进行标记和来电提醒、拦截诈骗短信、运用算法识别涉诈号码、选择性给号码停机等。通讯专家马继华指出,技术管控过于宽松,无法有效发挥作用,管控过于严格,则会误伤用户,影响体验。电讯运营商在兼顾发展与安全方面需要权衡。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