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2 星期六 04:17:40

匠心传承玉琢成器,百年玉都再续华章

发布时间:2025-01-10 14:33

“天下玉,揭阳工”,粤东千年古邑揭阳,是一个被镌刻在美玉之上的名字——以揭东区阳美村为核心的揭阳玉器产业集聚区,用百余年的时光,经过数代人的不懈努力,成长为全国重要的翡翠设计、加工基地和贸易集散中心,造就了“中国玉都”的传奇。

W1a

▲玉雕技艺在传承中创新。曾柯权摄

W1b

▲玉雕技艺在传承中创新。曾柯权摄

W1c

▲琳琅满目的揭阳玉器产品。蔡嘉鸿摄

W1d

▲人们在“天光墟”中寻宝。蔡嘉鸿摄

近几年来,广东揭阳市进一步提升揭阳玉器产业的文化品牌价值,不断补齐产业短板,探索破圈新路径,进一步打造产业基础扎实、综合实力雄厚、产业链完善的“玉都”集聚区,助力打造“三张名片”,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

日前,以“缅甸玉在揭阳·来揭阳得美玉”为主题的第23届中国(揭阳)玉文化节在阳美玉都举办,以玉为媒,推动玉文化融入揭阳全市文旅产业发展大局。

“挑八索”挑起百年玉都梦

走进阳美玉都,道路两旁挂满了以“玉”为主题的招牌,阳美玉器市场、百分天光墟、大世界翡翠城等不同商业和产品定位的小商圈星罗棋布。这裹家家户户以玉石经营为主,各种精美玉器数不胜数,客商往来,热闹非凡。

揭阳玉器产业以阳美村为核心,是在阳美村已有上百年历史的玉器加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然而不产玉的阳美,是如何从一个小村庄一跃成为坐拥千亿的翡翠都城的呢?

“在以前,阳美村因自然条件所限,很多农民光靠种地很难维持生计,各种副业、手工业成了他们另一个生活来源,最常见的莫过于‘挑八索’,也就是挑担走街串巷贩卖的小本生意。”揭阳产业园玉文化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夏怀书说,他的祖父夏翰城就是阳美村早期“挑八索”的农民之一,以买卖旧货、收购旧玉、簪花等首饰增加零碎收入。“挑八索”的农民逐渐发现,他们收购的各种商品远不如珠玉翡翠值钱,于是珠玉翡翠成为重点收购对象,“这些农民也就成为了‘玉农’,就是脱离农田后、以玉石换取粮食的农民。”

在过去的百余年时间裹,玉农们由简单的“挑八索”做到手工业主,逐渐完成了从玉农到玉商的角色转变,他们凭着潜心钻研的匠心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坚韧意志,终于让珠宝玉器行业在阳美村乃至整个揭阳市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改革开放以后,揭阳的玉器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敢为人先的阳美人又开始从缅甸采购翡翠玉石原料进行切锯、加工、销售。

玉都迎来了高光时刻,2005年,亚洲珠宝联合会授予揭阳市“亚洲玉都”称号;2006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揭阳市“中国玉都”称号;2007年,揭阳阳美被广东省评为文化产业创意示范基地;2008年,揭阳阳美翡翠玉雕被评为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揭阳阳美玉都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购物景区。如今,玉都已发展成全国重要的翡翠设计、加工基地和贸易集散中心。据介绍,目前在“玉都”集聚区内有近5000家商户,玉器设计和雕刻工作室达到300多家,从业人员约有10万人。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