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热评】中美建交有利和平,卡特遗产必须继承

发布时间:2024-12-31 10:17

美国前总统卡特逝世,享嵩寿100岁,至此所有冷战领袖皆已作古。尽管卡特卸任至今已逾40年,世界亦早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但这位农民出身的总统所留下的遗产,其实颇值得世人继承。他任内没有发动战争,完成中美建交这一划时代壮举,卸任后则运用前总统的号召力,积极从事国际和平工作,甚至因此赢得诺贝尔和平奖,这些都是绝不简单的成就。很快世界就会迎来特朗普第2个任期,损人不利己的“美国优先”理念再次抬头,中美贸易战、关税战、科技战势必升级,在这个时候纪念卡特总统,可谓非常合时。

卡特在1977至1981年主政白宫,任期虽只有一届,却有不少政绩,包括与前苏联签订《第2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促成以色列和埃及签订《大卫营协议》,以及归还巴拿马运河等等。但卡特载入史册的最大政绩,莫过于推动落实中美建交,这点几乎已成公论。

早年机缘形成“中国情结”

当年卡特积极推动两国关系正常化,既有围堵苏联、稳定西太平洋局势的现实政治考量,但亦和他早年形成的“中国情结”有关——根据卡特回忆录,他的舅舅在中国服役期间,经常寄信给他,让他对中国产生兴趣;而返国的传教士所放映的幻灯片,又让他了解到当时很贫困的中国需要医院、食物、学校。卡特对中国的特殊关怀,可能是他入主白宫后,不厌其烦推动两国建交谈判的原因。

从后来的发展可见,中美建交带来难以估量的好处 —— 双边贸易额由1979年不足25亿(美元,下同),激增至2023年的6600多亿,逾7万间美企在华投资,每年逾500万人次穿梭太平洋两岸。这些数据充分反映两国在经贸、人文领域已是密不可分。任何政客想限制、甚至切断这些联系,都是不现实的。

中美两国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若非卡特和邓小平这两位极赋远见的领袖当年作出建交的结定,这一切又怎能成真?然而,近年美国对华态度逆转,形成“逢中必反”的跨党派共识,像卡特总统一样愿意同中国友好的政治家“买少见少”。

卡特卸任后,对中美两国的关注不减。2018年他在Emory University进行一场公开演讲,发表了一些反华鹰派未必乐意听到的言论。卡特当时说,自1980年以来,美国持续捲入战争,包括在伊拉克、阿富汗战场耗费4至6万亿,反观中国则持续享有和平,并投放大量资源发展基建和经济,人权也有很大进步。从这次演讲中,不难看出他对继任人有所批评,多少有恨铁不成钢的慨叹。

演讲批美“对别国干预太多”

中美建交以来,中国融入由美国主导的国际经贸体系,逐步发展成为全球第2大经济体,早已不是当年传教士的幻灯片所呈现的那个需要医院、食物、学校的国家,卡特对此一定感到欣慰。像特朗普之类信奉“美国优先”的人,却将美国经济不振,讲成是中国“占便宜”所造成的。其实,卡特已在上述演说中给出正确答案:美国没有聚焦自身发展,对别国干预得太多。

中美总人口占世界四分一,经济总量占世界三分一,和平共处肯定有利于世界和平。惟随着特朗普再次上台,中美关系最好的日子也许回不去了,贸易战、关税战、科技战极可能越打越起劲。卡特总统此时逝世,适时提醒大家应该重温他的故智,从而明白到中美关系有另一种可能性,不一定要你死我活。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