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是中国人的发明,而与考试有关的发明更多。利用考生成绩作押的赌博,即所谓“闱姓赌榜”,便是这种别出心裁的发明之一。
“闱姓赌榜”,又叫玩“榜花”,在清代很流行,特别在南方的广东、广西一带最为广泛。“闱”,指科举考试;“闱姓”,就是猜考中者的姓氏。“闱姓赌榜”的玩法是,由当地头面人物设赌局,将当年所有考生的姓名和学习情况统计出来,供参赌者下注时参考。放榜时(成绩公布日),根据猜中中榜姓氏的多少,来决定中奖的等级,分设头奖、二奖、三奖三个等级。奖金总额一般是投注总额的60%(也有50%),即1000元中,拿出其中的600元做奖金:头奖300元,二奖200元,三奖100元。具体规则很多,有研究者认为,中国本土彩票就是从玩“榜花”开始的。
由于科举是官方组织的,公信力高,所以老百姓都觉得这种玩法很公平,没有暗箱操作的可能,即便平时不喜欢赌博的人,都会买上几张试试运气,所以一经推出,人气极旺。
但什么东西一与金钱沾到一起,都可能变味,“赌榜”也是这样,到后来暗箱操作十分严重,已成顽疾。正常情况下,生活在名镇富乡的大姓人家孩子,家教严格,学习成绩好,考中的机会较多。而一些出身贫寒的小姓人家学子,中榜率相对较低,所以下注的人都会买大户人家的、学习成绩好的,而不会买小姓生、差等生。
投机者便看到这里面的“商机”,采取种种手段,让一些小姓生、差等生中榜,大暴冷门,博取高额奖金。如何才能暴冷?投机者一般使用两种手段,一叫“扛鸡”,一叫“擒(禁)蟹”。
“扛鸡”,就是让小姓生、差等生中榜。要搞定这一点,得两头想办法,一头贿赂考官,录下不应录取的考生。如果此路不通,则在考生的身上想办法,最常用的就是给他们找枪手。枪手都是成绩好的,而且不会要被替考者一分钱,所有花费都由投机设局者负担,被替考者自然一百个乐意,而且守口如瓶。
被扛上的“鸡”还不少,如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广东补行庚子科乡试中,大赌商卢焯之便将自己的儿子卢宗璜“扛”上了乡试第一名;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甲辰科考试中,广东又“扛”出一名李姓进士,支付给枪手的报酬,据说是白银10万两。
“擒蟹”的手段与“扛鸡”正好相反,是让大家都看好的考生考不上。这里面的手段亦多,一般是软硬兼施,先花钱买通考生本人,让他考试时自愿发挥失常。如果这考生不为钱动心,拒绝“失常”,则想方设法阻止考生进入考场,比如采取“美人计”,买通年轻美貌的妓女勾住考生,让他在温柔乡里失常;也有谎报家丧,甚至雇个小痞子去威胁考生,搅乱考生心情,让他无心考试,即便进入考场也考不好。如果上面的办法都不行了,考生正常考试了,则施最后一招,用钱搞定负责阅卷的考官,把那大家都看好的考生的卷子错判,让其无法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