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海防前沿,兵家必争之地

发布时间:2024-12-20 11:38

三门岛作为粤东、福建及福建以北沿海船舶来往港澳的咽喉要地和“国门”要塞,地处海防前沿,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亦是守护中国东南海域的“祖国之眼”。

W2a

▲三门岛地面有防空洞保卫安全,岛内最高点有瞭望塔可放哨警示。

W2b

▲村民严健伟站在原军民友谊学校的篮球场遗址上。

W2c

▲妈湾古城墙只余短短一截,逐渐被榕树覆盖。

W2d

▲三门岛彩石滩风光秀丽。

据了解,清政府于1899年在三门岛上设立海关,村民自此安居乐业。1942年,三门岛被日军侵占。日据期间,因日本侵略者屠杀及大灾荒等原因,村民大量死亡、逃荒者众多,岛上居民数量从700多户人家大幅骤降,仅存至200来人。1950年1月,粤赣湘边纵队解放三门岛,该纵队新编独立第三营防守。1951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军125师派遣一个加强连(守备一连)上岛接替防务重任,成为三门岛第一批专责守备部队。1992年12月,三门岛守备营奉命撤销建制,离开三门岛。此间41年,三门岛驻军七任守备部队坚守海岛,克服重重困难,将杂草丛生的荒岛建成坑道纵横交错,公路四通八达,生态环境良好,“能驻、能守、能攻”的坚强阵地。

纵观三门岛海防历史,建于1717年(康熙五十六年)的妈湾古城墙,是岛上最早用作海防的军事古城墙,同时还是大亚湾地区唯一的军事古城墙。除妈湾古城墙外,防空洞、瞭望塔、汽车修理厂遗址……在三门岛上,仍能处处看见驻岛士兵们当年拚搏的影子,这些建筑亦是岛屿多年海防的成果展。

在岛上工作人员带领下,记者来到一处马路旁,于杂草丛生、树木遮掩处见到一扇半开的高大石门,往裹望去,是一个个门廊和黑黝黝的空间。“在防空洞裹放满粮食,可以支撑岛上所有人吃上三个月!”谢丽燕表示,岛上修建了多处防空洞,战时具有防弹、防毒等保护功能,还可以储备粮食,不易受潮。这些防空洞外观看起来象是普通民房,又被绿荫遮蔽,令人难以找到入口,内置空间则十分宽敞,内径宽度有人两臂半之宽,洞内纵深路径四通八达,甚至可以贯穿半个三门岛。“如今岛上只有这一处曾用作粮仓的防空洞允许参观。”

地面有防空洞保驾护航,岛上最高点有瞭望塔放哨警示。据三门岛村民严健伟介绍,三门岛最高点“海誓山盟峰”至今保留着一座圆形瞭望塔,塔的墙体由数块石块组成,上面有多个枪眼。

据了解,20世纪,整个三门岛除了700多名居民,还有参与建设的守备部队1200多人。三门岛出行不便,为解决军队家属、村民孩子的就学问题,军民一同共建了军民友谊学校。几十年过去,岛上的军民友谊学校早已废弃,各种绿植疯长,一行人需踩着干枯树杈枝条,推开茂盛的绿植,才能看到学校全貌。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