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季节,突破技术多元发展

发布时间:2024-12-20 11:26

令人齿颊留香的鸭扎包除了对原料的考究外,季节和时间也不可忽视。鸭扎包的初始制作时间是在中秋开始至农历九月底,这时候天气开始干燥,气温有所降低,小批量的鸭扎包开始制作。进入农历十月份,温度和湿度逐渐降低,鸭扎包便开始批量生产。

W2a

▲何叔公鸭扎包在美食节受到食客欢迎。

W2b

▲横山鸭扎包成了珠海手信。

立冬至冬至时段是制作鸭扎包的最佳时段。这个时段气温低、光照强、天气干燥,加上冬季北风凛冽刺骨,腌制的腊味很快就晒干。透骨的寒风令晾晒的腊味更加入味,此时进行晾晒比其它时段更具风味。如何能让这款美味打破季节、全年量产是何达聪近年来思考的问题之一。据何达聪介绍,在完善了生产标准化的流程后,这项技艺得到了创新和提升,目前他已经成功突破气候限制全年均可生产。“我们将鸭扎包真空包装打造成珠海手信乃至广东手信,销售点与客户已遍布全国,回头客也非常多。”何达聪说。

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当下,何达聪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各大电商平台设立直营店;响应国家对传统非遗技艺的推广政策,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多方面多角度推广非遗产品。同时,精进多样式包装,保证卫生的同时,让运输更便捷,更符合食客们的多场景使用。他们还因地制宜开发多口味,更能迎合年轻人及健康饮食者的口味需求。

何叔公鸭扎包在莲洲镇积极配合推动文旅发展,参与人文旅游路线规划,文创礼包设计等。今年年初,何达聪为开发更多样化的产品,在莲洲镇的南青村打造一处综合体,包括传统鸭扎包纯手工生产线、晾晒场、即食加工生产线、非遗历史馆、制作体验馆、研学课程、在线平台操作、直播间等。

“现代社会新的东西层出不穷,新一代年轻人的生活与传统手工艺渐行渐远,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面临失传,逐渐被人们遗忘。所以研学课程与活动展示必不可少,我们与学校、各单位组织活动,让我们的非遗走进大家的生活中去,希望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每个国人心中的热爱和骄傲。”第四代传承人何达聪妻子周焕华说,“新工厂还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与新型专业,吸引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带动莲洲经济发展;职位也优先录取周边村民,为本地村民家庭带来收入。有本地村民与消费者的大力支持,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关键动力之一。”

何叔公鸭扎包现已实现产品多样化,口味种类繁多,但仍坚持把最初的鸭扎包呈现在大众眼前,拒绝任何添加剂。不变的配方,依旧是那熟悉的味道。对何达聪而言,这项纯手工非遗技艺承载着他整个童年和青春,也承载着家族几代人的心血,“我将会坚守无添加纯天然晾晒的非遗技艺初心,同时精心培养与品牌信念一致的非遗技艺传承人,努力传播非遗工匠精神。”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