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乡味乡风抚乡情

发布时间:2024-11-29 14:09

11月18日至20日,以“潮聚·向汕”为主题的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和第十届世界潮商大会在广东汕头市举办,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266个潮属社团、商会的2800名“家己人”汇聚一堂。汕头这座人文荟萃、底蕴厚重的城市再次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数百年前,潮汕先辈们乘着红头船走向世界,原乡故土的亲切乡音、童年味道和温暖乡风,成了每个离乡游子心中魂牵梦绕的情愫。从一封封满怀深情的侨批,到一声声亲切的乡音;从一道道诱人的潮菜美味,到一场场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盛宴……汕头准备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家宴”,以动人的乡情、迷人的乡音、撩人的乡味、醉人的乡风抚慰游子们的思乡情,共绘潮人大家庭兴旺发达的新蓝图。

W1a

▲青少年成人礼“出花园”活动。汕宣供图

W1b

▲小英歌队员茁壮成长。曾柯权摄

W1c

▲小公园(手绘插图)。刘苗

W1d

▲龙舟竞渡。受访者提供数据图

侨批情深:家书抵万金

作为中国著名的侨乡,潮汕地区曾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裹,流行过一种兼有家书和汇款功能的“银信合一”的华侨家书——侨批。当年,那一封封漂洋过海而来的家书,承载着羁旅异地游子对家国的深情眷恋;如今,这一片片泛黄的文物档案,成为了海内外乡亲回家团圆、寻根谒祖的重要纽带。

时间回拨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那是侨批业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彼时,在潮汕地区的许多幽幽深巷中,逢年过节期间,经常能遇到这样一个场景:当听到一声“批来了”的叫唤声时,留守在家的妇女们会急忙放下手中的活计,带上小孩,搀扶着家中的老妪走出家门,到巷口翘首踮足,等待着“水客”到来,从他们手中接收亲人从海外寄回来的批件。

每每接到侨批,往往都是全家人最为兴奋的时刻。因为通过侨批,他们不仅能够得知亲友在海外谋生的近况,也意味着家中近期的生计有着落了。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有40%至50%的潮汕家庭是靠侨批过活的,因此潮汕地区素有“食侨批”“食番批”的说法。

在近代中国小农经济破产、中国国门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进一步被迫打开等特定历史背景下,地狭人稠、资源紧张的潮汕地区掀起了一股移民浪潮,无数潮汕人乘坐红头船“下南洋”谋生,是谓“三江出海”。

“一封薄批,几句嘱言,再加若干血汗钱,这些‘抵万金’的家书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70年代末,一直是连接海外侨民和祖国侨眷的感情纽带。”汕头市档案馆侨批分馆(侨批文物馆)名誉馆长林庆熙说,在海外打拚的侨胞们始终坚守“对家庭负责”的信念,稍有积蓄便迫不及待地连同问候平安的书信托寄回家乡,以接济妻儿、赡养父母。

在当时那个金融邮政机构尚未正式建立或极不完善年代,“银信合一”的特殊寄汇方式——侨批由此诞生。而运送侨批的“水客”“批脚”,以及经营侨批业的批局等新兴团体和新业态也应运而生,这便是“一纸还乡”了。直到1970年代末,国内私营侨批业归国家银行管理,纸质侨批这才退出了历史舞台。

除了孝敬父母、子女教育等话题外,谈论国际形势则是战乱年代侨批裹较为多见的话题。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华侨们的爱国情绪更为普遍,一大批爱国华侨通过侨批支持祖国抗战,并在信中教育子女要爱国。

文/赵映光 曾柯权 汕宣 手绘插图/刘苗

星岛日报海外版 羊城晚报社 联合编制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