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热评】对“洋垃圾”说不,成为全球共识

发布时间:2024-11-24 13:37

“以邻为壑”,往小的方面看,或许是左邻右舍之间的冲突,往大的方面看,或许就是战争。如今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危机,城市中的自然保护变得越来越重要——当人们想像未来的城市,不要太在意智能技术和飞行汽车,而要多想想环境。就像人类学家拉图尔看到的那样,如今已不存在未受污染的纯净之地,应该从近处着手拯救人类的家园。

尤其突出的是,垃圾的国际转运已经让不少发展中国家头疼不已。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问题来了,把自己的“门前雪”偷偷摸摸搬运到了他人的门前或瓦上,这种现象如何遏止?“洋垃圾”就是来自国外固体废物的统称。这些东西不符合环保标准,加工过程中可能释放有毒有害的重金属、有机化学品、放射性物质,过度消耗能源或污染环境。过去,受限于发展阶段和社会认知,一些国家尤其是落后地区成为部分发达国家倾倒垃圾的重灾区。

据中国京津冀三地海关缉私部门数据显示,10年来侦办走私“洋垃圾”案件424起,查获固体废物135.5万吨。而类似有害“洋垃圾”入侵问题,在多地均有存在。中国自2021年起已全面禁止固体废物入境。再看东南亚地区,泰国于2022年宣布将分阶段实施全面禁止塑料废料进口计划,马来西亚从2021年6月开始,对“洋垃圾”徵收再循环处理费。而非洲,30多个国家认可《巴马科公约》,要求最大限度减少和控制危险废物在非洲大陆越境转移……对“洋垃圾”说不,正成为全球多数国家的共识。

但是“洋垃圾”的价格低廉,对资金紧张的企业而言无疑具有巨大吸引力。在利益的驱使下,中国沿海地区迅速涌现出一批专注于“洋垃圾”进口与加工的企业。他们大量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进口废旧物资,提炼出可再利用的原材料,然后加工成各种产品,销售到国内市场或出口至其他国家。据称,单单2016年,中国洋垃圾的进口量高达4600万吨,因此被誉为“全球垃圾场”。

《塑料废物贸易:一种新的污染转移殖民主义手段》一书指出,(把废物)从“全球北方”国家转移到以“全球南方”国家为主的地方,这构成了21世纪一种新的殖民主义形式。通过直接出口各种废弃物,发达国家既可保障本国的充分消费,又能实现“垃圾变现”,而发展中国家却不得不承受生态系统、工人健康和社区安全等被损伤的代价,而后者往往更没有能力处理海量垃圾。生态殖民主义,严重破坏了全球生态,也是不平等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延续。数据显示,高收入国家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16%,却制造了全球34%的垃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每个国家都应该呵护我们共同的也是唯一的地球。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