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趟旅程,每个人走过的路不同,对旅程起点、终点的理解亦不同。面对死亡,不论是华裔或非华裔长者,普遍存在忌讳。有艺术治疗师推出“艺术生命轨迹”社区计划,帮助以香港为家的华裔及非华裔长者打破语言限制和文化差异,以视觉艺术、音乐、舞动等媒介沟通互动、传递情感,以及探讨生死观。
透过艺术向长者谈生死教育
香港表达艺术治疗服务中心创办人、注册艺术(表达艺术)治疗师李慧庄(Janet)是“艺术生命轨迹”社区计划主要推手之一。Janet透过计划和长者探讨生死教育﹕“在6节小组课程中,首先要做的,是帮助长者加强自身精神健康的觉察,以艺术为媒介,为他们提供对生命意义感受及表达的机会,从而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对死亡的理解、减低焦虑。”
因为涉及敏感话题,Janet说过程中要取得长者信任并非易事﹕“无论面对华裔或非华裔长者,我们一直采取非批判的态度,尝试去理解他们宗教、文化、个人经历,一步一步、慢慢地建立信任。”Janet又指,为让非华裔长者更容易敞开心扉,每次进行小组活动或工作坊,都会有翻译在旁配合。
“生命旅程展览”展示长者艺术作品
“艺术生命轨迹”社区计划早前亦于领展旗下海富商场及乐富广场先后举办“生命旅程展览”,展示参与计划长者所创作的艺术作品。
年近八旬的尼泊尔裔长者Kumari Gurung亦有参与计划及展览。Kumari分享﹕“我在香港生活约30年,过往多以家庭为中心。虽然会说一点点广东话,但与社区的互动也仅限于和街坊邻居打招呼、互相问候。我有一个孙子,现在15、16岁了,白天他去上课后,生活变得有些单调,我就想作出一些改变,找些事情充实生活。”
Kumari Gurung对生死的态度十分豁达,对相关话题没有太多避忌,又认为参与计划的最大收获是结交了不少新朋友。她又希望未来带动更多年纪相近的朋友一起参与计划。
长者学会放下执念
同样参与计划的73岁何淑英(英姐),坦言经历生死、分离、病痛等,个中滋味在日常生活中找不到倾诉对象。她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来参与计划﹕“以前,我有一些事情、一些情绪放不下,却又不知道怎样开口,有种难以启齿的感觉;而计划让我们透过艺术作品表达自己。”英姐又补充,很多执念在透过艺术创作表达出来后,会慢慢放下,整个人也变得开心和豁达。
英姐指,参与计划的另一个转变是对非华裔族群有更深的认识,并由以往回避眼神交流,到现在会主动和他们打招呼、或点头微笑。
以艺术创作传递“爱”
65岁的戴春煌(ET),在计划参与者中属于“年轻人”。ET在得知会举办展览后,主动提出担任义工导赏员,每天工作数小时。ET曾经在展览上遇到有情绪困扰的长者﹕“我在了解到对方的诉求后,随即转介给中心的工作人员跟进,这或许是此次展览的另一个意义。”
展览现场亦有展示ET过去数个月来的艺术创作,而他所有作品均围绕“爱”这一永恒的主题展开。他分享﹕“这些作品其实都是送给我太太的。虽然她现在人不在香港,无法前来参观,但我一早拍了照片发给她看!”ET又指,妻子并非健谈之人,但看到照片后,简单的两个字回应“谢谢”,已是胜过千言万语。
计划明年推生命探索大使 带动身边人传递爱
“艺术生命轨迹”社区计划首批参与者已顺利完成6节生死教育小组课程及2节生命交流工作坊,而“生命旅程展览”亦告一段落。Janet透露,成员们对于生命的探索,并不会就此画上休止符﹕“计划推行过程中,我感受到参与者思想上的转变,亦感受到他们希望帮助他人的热情。明年,我们计划邀请完成计划的部分组员担任生命探索大使,从受助者转变为先锋者,以自身经历带动身边的人,继续在社区传递爱与关怀,同时与更多长者一起,探寻生命的意义!”
“艺术生命轨迹”表达艺术治疗多元种族活龄社区计划(简称“艺术生命轨迹”社区计划)由香港表达艺术治疗服务中心推动,由领展“爱.汇聚计划”赞助,并在香港圣公会多元文化外展服务队、元朗大会堂陈应祥纪念老人中心等机构的协助下推出。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