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老归乡,造福故里

发布时间:2024-11-22 11:10

光绪元年(1875年)春,蔡锦青或许年事已高,身体不适,因而上疏乞休,回到归善老家,从此躬耕畎亩,安度晚年,尽力为乡里做些实事。

W3a

▲大夫第内木雕繁多,雕刻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吉祥图案。

W3b

▲蔡锦青创办的“琴鹤轩”学校如今仅剩墙基。

W3c

▲蔡锦青诰授资政大夫(正二品)。

当蔡锦青返回吉隆东坑村故居时,村裹的人没有夹道欢迎,反而闭门不出。原来当年蔡锦青家境困顿,村裹不少人对他们家不那么和善,如今害怕受到惩罚。蔡锦青不计前嫌,叫人将买来的猪肉切成一块块挂在各家的门上,并附上亲笔字条,邀请大家坦诚相见,共商家乡大计。

在平山谭公竹林村,蔡锦青斥资建造了一座面阔七间,上三下三两天井,名为“大夫第”的府邸。当时为了精心营造“大夫第”,蔡锦青几乎不惜耗费平生的大半积蓄,选料之精致,用工之精巧,规模之宏大,在晚清时期惠东地区的建筑中亦可属独一无二。

为方便乡人出入,蔡锦青铺设了一条从“大夫第”到平山的18里长的石板路,修建了3座小石桥。他还一手创办“琴鹤轩”学校。校舍布局新颖,校园环境优美,学校分上下三间两层,两边建有供教师住宿的平房7间,校内有花园,周边建有8个花池。以今日的眼光来看,可算是条件非常优越的私立学校。蔡锦青还把乡间无人打理的失祀“金埕”收集起来,在蕉田矮岭建造了占地近千平方米的“万人冢”,并嘱告族人每年均要前往扫墓拜祭。

光绪二年,蔡锦青因病不治,享年63岁,葬于平山棠阁沐坑。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