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重返白宫,中美关系或将迎来新发展局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在大选结果出炉前向《星岛头条》记者表示,无论是谁获胜,中美关系都不会有太大改变。他指出,“这个世界上没有说谁离开谁就不行”,我们要做好准备,美国市场很重要,但“可能还不如我家门口的市场”。他称中国自己的市场那麽大,香港更可以国际国内“两头吃饭”。在他看来,中美经济最终结果取决于科技竞争力,“创新了大家愿意买你的东西,市场不就大了吗?”
【星岛新闻集团将于12月6日举办“中国宏观经济暨大湾区融合论坛 2024”,是次论坛邀请到郭万达出席,将对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提供建议。 】
▲特朗普重返白宫,中美关系或将迎来新发展局势。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在大选结果出炉前向《星岛头条》记者表示,无论是谁获胜,中美关系都不会有太大改变。
▲港澳办主任夏宝龙于8日在深圳召开的2024年香港工商界人士座谈会上指出,香港要大力推动创科发展,加大创科资源投入,壮大创科产业规模。
▲郭万达称现在大湾区的科技发展相当强,在深圳有很多大的创新科技公司,在应用研究和产业化方面具备优势,而香港有5所世界百强大学,在基础研究方面具备优势,这两个之间就是天作之合。
▲郭万达亦提出,如今北部都会区及“双城三圈”概念的提出与践行,将标志着深港合作从2022年起迈入4.0版本。
港国际网络较其他城市强
郭万达表示,香港的国际网络比大湾区其他城市要强,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具体而言,内地本身有14亿市场,其中三分之一,即4亿市场都是中产,比整个美国市场要大;其中,单计深圳加上香港就有3,000万人口,与沙特阿拉伯整个国家人口差不多,但未到阿拉伯的1万亿GDP水平,“国际的饭也能吃,内地广阔的市场也能吃”,就是香港最大优势。至于大湾区9个城市,优势则在于成本相对较低,物价、房价、人工亦相对便宜。
科技发展离不开基础研究
港澳办主任夏宝龙于8日在深圳召开的2024年香港工商界人士座谈会上亦指出,香港要大力推动创科发展,加大创科资源投入,壮大创科産业规模。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产业协同发展方面,郭万达则认为科技发展永远离不开基础研究,但光有基础研究却不能产业化,不能转化成产品,就相当于投入没有回报,就不能带来就业。他称现在大湾区的科技发展相当强,在深圳有很多大的创新科技公司,在应用研究和产业化方面具备优势,而香港有5所世界百强大学,在基础研究方面具备优势,“这两个之间就是天作之合”。
深港合作已迈入4.0版本
近年香港经济环境一般,而北都作为未来经济发展引擎,发展商补地价反应不算踊跃。夏宝龙呼吁企业积极投资香港,在他看来北部都会区和交椅洲人工岛填海是好的计划,并鼓励工商界参与。郭万达亦提出,如今北部都会区及“双城三圈”概念的提出与践行,将标志着深港合作从2022年起迈入4.0版本。
.一是产业之间融合
郭万达称是次香港施政报告也着重强调香港与大湾区的融合,具体而言涵盖3个方面的融合。一是产业之间的融合,香港无论金融业、贸易、航运、创科都跟大湾区有关联,这个关联首先表现在产业之间的上下游,如过去大宗商品交易一直都在讲金融,但这次将其放在行业贸易里面,且特别讲到大宗商品交易的生态圈,包含了贸易、航运、在大湾区的应用等产业之间的关联。
他又指,产业融合大量都是在信息技术层面,将平台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和产业融合在一起,如融合到金融就有金融科技生态;再比如,提高航运效率最重要的资产是一套软件系统,如何去调配船,集装箱应该放哪里,完全靠一套信息系统才使其效率提高。
.二是市场规则融合
郭万达续指,深港融合的第二个方面是合理的各种市场规则要素融合,香港市场一体化意味更多的人、资本、数据等各种要素跟内地之间来往更方便,就是常说的“规则衔接,要素流动”。以医疗为例,香港的药品、医疗器械、医生治病的规则跟内地不一样,香港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也曾指,“融合谈何容易,得一件件事情做”。
.三是民生生活融合
最后是民生生活的融合,包括生活消费、就业投资、医疗教育等。他称这方面相对容易,现在港人到深圳消费很方便,估计明年这两种融合都可以加快。
在郭万达看来,改革是一种应变思变。他始终认为市场要有市场的规律,政府不能去代替市场,但现在香港现在需要改革,这也是对市场缺陷的一个补充。具体而言,他认为一是产业本身的改革,需要政府的监管;二是产业之间的协同,涉及不同行业,需要政府的管理;三是改革需要一些补贴等政策来支持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