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珠江万古流,珠江广州段有一江心洲,名“小谷围”。小谷围立于珠江之中,安静地感受着潮起潮落。历经千年岁月的浸润,这里不仅留有“昌华苑”“海曲”“刘皇冢”等历史遗迹,还孕育出世外桃源般的岭南水乡风光。进入21世纪,小谷围迎来巨变,活力四射的广州大学城拔地而起,20多年来,小谷围“成长”为科教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活力之城,续写着广州人“敢为天下先”的新篇章。
▲小谷围
江中小岛 历史悠久
四面皆环水 小岛名小箍围
广州番禺区珠江河段中有一个江心洲,名曰“小谷围”,东北邻近长洲岛,西北与官洲生物岛相望。从地图上看,小谷围就像一只丹凤眼,大学城的中心湖公园好似明眸,大学城内环路、中环路、外环路在岛上形成三个美丽的环,四周江水更是让这美丽的丹凤眼顾盼生辉。
小谷围是广州大学城之所在,20多万名来自五湖四海的莘莘学子在此求知,一派青春气息。你知道吗?这座充满青春活力的岛屿,其实承载着悠久的历史。
珠江三角洲在古时是一个大海湾,岛屿星罗棋布,小谷围岛就是其中一个。小谷围的名字也与此有关,清代大儒屈大均在《广东新语》里写道:“下番禺诸村,皆在海岛之中,大村曰大箍围,小曰小箍围,言四环皆江水也……”“箍”是“围束”的意思,亦指围束的圈。正如字面所示,大小箍围岛四面环水,像两只被水围束住的箍桶,故有此名。“箍”与“谷”同音,后来,“小箍围”就渐渐变成了“小谷围”。
汉代初开发 南汉建御花园
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小谷围岛就得到了初步开发。小谷围汉墓出土的罐、釜、壶、杯、盘、剑、戈、珠饰、铜镜以及房屋、灶、井、鸡鸭牛羊的模型等各类器物,仿佛定格了2000多年前先民的生活画面。
岁月流转,传说南北朝时,岛上建有资福寺和青泉禅院。今日北亭村还有被当地人称为“大社趸”的石砌月台,据说禅院的金刚塑像就曾安放于此。
岛上岁月与世无争,直到五代十国时期,有一天,一队人马驾船而来,在此登岸。这队人马来到岛上,不是要垦荒,而是要开辟一个狩猎场,供主子刘隐玩乐。彼时刘隐已受封南海王,称雄岭南。小谷围草木繁茂,风景怡人,多飞禽走兽,是理想的狩猎场。
刘隐死后,其弟刘岩自称皇帝,将国号定为汉,史称南汉,改广州为兴王府,并追谥刘隐为“襄皇帝”。刘岩在位25年,其间大建宫阙园林,将大半个广州城变成皇家花园。其中,小谷围岛被营造成一个御花园——昌华南苑,内有一座宏大行宫——昌华宫。据《南汉书·高祖纪》记载,昌华宫“建玉堂珠殿,饰以金碧翠羽,悉聚珍宝实之”。昌华宫建于何处?史志中没有明确记载,历来有不同说法,一是位于荔枝湾的城西说,二是位于北亭村的城东说,也有专家认为两者均存在,建在北亭村的名为“昌华南苑”,就是为了以示区别。
据《北亭史鉴》一书作者梁佐时考证,昌华宫极有可能建在北亭村大江山一带。北亭村曾有一座大江山,山在村的北面,高二三十米,山形似圆锥,山势秀而雄。南汉时期,山畔流淌着一条弯弯曲曲的海曲河,连接珠江。大江山本无名,或因昌华宫建在山上而得名,寓“江山千古”之意。王宫建于其上,登临览胜,近望珠水浩荡奔流,直入天际;远眺山峦起伏,郁郁葱葱,可谓风景奇秀,气象万千。
考古大反转 皇陵真相大白
对南汉国主来说,如此风水宝地,不仅生前值得拥有,死后也不能放弃。刘隐、刘岩死后均被安葬在小谷围,御花园变成帝陵园。
刘岩陵墓的宁静,在约700年后被一场意外打破。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卷十九·坟语·刘龑墓》中记载,明崇祯九年(1636年),刘岩的陵墓被雷电击出一个洞穴,岛上居民大喜过望,争先恐后去捡宝。文献还提到,康陵内满是奇珍异宝,金人、宝镜、砚台……且“地皆金蚕珠贝所筑”,奢华程度可见一斑。
时光荏苒,岁月模糊了记忆,只留下了口口相传的传说。北亭村有一处墓地,长久以来被当地百姓视为埋葬刘岩的康陵,并称其为“刘皇冢”或“刘王冢”。
2003年,随着广州大学城的建设,“刘皇冢”的考古发掘工作就此启动。然而,直到发掘工作接近尾声,考古队都未能发现预期中的文物。就在考古队员们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时,在墓室的封门墙外挖出了一个类似器物箱的隐秘空间,里面整齐地摆放着青瓷罐和釉陶罐,共计青瓷罐190件、釉陶罐82件,均为五代时期的精品。这一发现,让“刘皇冢”就是康陵的推断几乎成为定论。
就在此时,距离“刘皇冢”仅800米远的大香山上,另一处南汉遗址的发掘工作也启动了。起初,考古队以为这是一座唐宋时期的小型砖室墓,但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他们惊讶地发现,这是一座规模和形制都极为可观的大墓。那么,在这座大墓中,又藏着哪位岭南的显赫人物呢?2003年11月18日,考古队员们在墓室前室靠封门处发现了他们苦苦寻觅的哀册文碑。碑首题写着“高祖天皇大帝哀册文”,“高祖”是刘岩的庙号,“哀册”则是颂扬生前功德的韵文。全碑文共38行1062字,自铭为南汉高祖的“康陵”。至此,真相大白于天下,这座大墓才是真正的南汉开国皇帝刘岩的康陵;之前被误认为是刘岩陵墓的“刘皇冢”,其实是其兄长刘隐的德陵。
这次重大的考古发现不仅明确了墓主人的身份和下葬年代,还更正了以往文献史志中对德陵和康陵的错误记述。这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五代十国时期唯一布局完整的皇家陵园,为我国五代十国陵寝制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实例。
南汉二陵的发掘被列入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为了更好地保护原址,南汉二陵博物馆应运而生。按照原来的规划,德陵的位置本该建造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的一栋教学楼,原址保护的需求提出后,建设方迅速调整了教学楼的方位。南汉二陵博物馆参照唐代宫廷布局建设,形成三进格局,黑白灰与红砖色彩搭配,气宇恢宏。这座汉唐古韵建筑成了广州又一历史文化地标,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
▲南汉二陵博物馆展示的“芳华苑”铁花盆(仿制品)
岭南水乡 人文厚重
公元971年,南汉为北宋所灭。不过,小谷围岛并未荒芜,岛外人不断迁入。从宋代开始,先民或从珠玑巷南下,或从海上而来,陆续迁入小谷围开村立基,岛上人口渐繁,人文渐盛。至清代,岛上形成了大约十三个村落,有“连路十三乡”之称,“连路”是指与陆地相连,来往不用舟艇。经过一代代先民的耕耘,这座江心小岛被一点点建设成丰饶的岭南水乡。
开村立基已千年 昌华八景美名扬
2003年,广州大学城开始建设,小谷围岛上保留了四个行政村:穗石村、北亭村、南亭村、贝岗村。
10月的秋日上午,经南沙港快速路入小谷围岛,出了收费站右转,便到了北亭村。村中的北亭大街并不宽,仅容一辆汽车通过。走在北亭大街上,两侧祠堂错落有致。仅梁姓就有梁氏宗祠、元始梁公祠、东林梁公祠,还有显扬梁公家塾等。据悉,北亭村梁氏、崔氏两个家族共有宗祠近10座。
蜿蜒前行至桥门大街与渭水大街交会处,一棵古榕映入眼帘,古榕后有一河涌,约4米宽,上跨一座完好的古代石桥。拾级而上,石桥能容两人并行。河涌两岸有“乔门”“渭水”门楼各一座,红砂岩石脚、青砖墙、灰筒瓦。据村民崔日成介绍,崔氏先祖曾在雍州(今陕甘一带)任刺史,并在渭河上建渭水桥。北亭村崔氏为了缅怀先祖,就把在村里修的这座石桥也命名为渭水桥。渭水桥现在仍是北亭村居民每天往来的通道,每当小雨天气,渭水桥烟雾弥漫,仍有几分“渭桥烟雨”的古韵,重现小谷围昔日的美景。
北亭村位于小谷围的西岸,古时为小谷围第一大村。清末民初,北亭一村之内就有官山、昌华两个集市,兴旺繁荣,当地民谣唱道:“一墟两市,不嫁北亭等几时?”
在北亭,南汉皇室花园的繁华虽已远去,“昌华”之名仍有回响,昌华八景、北亭八景等美名一直在流传。
“昌华八景”何时定名、何人定名,现已均无考据,但后人以“水云古寺”一景来推断,“昌华八景”大约最终定名于清雍正、乾隆年间。“昌华八景”包括荔子红云、盘龙晓月、梅园香雪、马埗归帆、渭桥烟雨、水云古寺、蟹泉煮茗、松岗夕照。岁月如梭,小谷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景观大多变了模样,留存的只有“渭桥烟雨”中的渭水桥。
小谷围独具岭南特色的人文自然景观,也成了广州大学城的一道风景。
▲小谷围
村村有史各族有祠 霍英东捐资建小学
穗石村在小谷围的东边。据说穗石村建村于北宋末年,距今已有九百多年历史;相传开村之先民来自福建,现已无从考证。有据可查的是,南宋时期,进士林祖洽举家迁居于此。宋代,今日穗石村之所在是广州“八大镇”之一,当时广州城外有一批兼具军事和商业性质的“卫星镇”。位于小谷围东部的瑞石(今穗石村)扼守珠江后航道汇入狮子洋的要道,因此成为繁华的圩镇,与扶胥、猎德、大水、平石、白田、大通、石门齐名,并称“八大镇”。
走进穗石村,林氏大宗祠正在维修,两扇大门上画有高大威武的门神——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侧有一副对联,上书“九龙世胄双桂家风”,说的是先祖中有两兄弟同时中举,两代人九子同时在朝中做官的故事。91岁的村民林铭康介绍,曾有福建同宗在电视上看到穗石村的这副对联,一下子惊呼起来,发现两地林姓系出同源。
2003年的文物普查显示,小谷围大小祠堂有三十多座,其数量之多、建筑之精美、保存之完整,令人惊叹。为何小谷围有这么多宗祠呢?有人推测,除了一些功成名就之人会回乡建祠堂外,小谷围当年有不少码头,过往船只停靠在这里卸货、补充食物,有的村民被船只雇用,到海外打工,积攒了一定钱财。在传统观念中,落叶终要归根。他们从海外返乡后,也会在村里重修祠堂。从明代开始,岛上逐渐兴起建祠之风,出现了村村有史、各族有祠的盛况。
霍英东与霍氏大宗祠的故事更是岛上的一段佳话。霍英东的祖籍地就在番禺小谷围岛练溪村旧址,霍氏大宗祠的族谱清晰记载着霍氏先祖的历史。霍氏大宗祠始建于明代,从“武功垂瀚游,文字纪循州”的门联,可以看出其与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历史渊源。霍英东先生于1992年踏上家乡练溪的土地,当他与村民用乡音一说“洗脚、上床、装香、烧炮仗”,乡亲们心就热了:没错,这是本村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认得这乡音。
对故土情深的霍英东深感教育之重要,在家乡捐资修建了练溪小学。后来,由于建设广州大学城的需要,练溪村整体拆迁,练溪村旧址建起了现在的岭南印象园。霍英东先生捐建的校舍虽已不见,但他热心助学的善举一直被乡亲们传颂。
▲穗石村林氏大宗祠
宗祠内办起最早学堂 关良为家乡留下墨宝
小谷围的祠堂不仅是村民们寻根问祖、缅怀先人的重要场所,还讲述着崇文重教的故事。
从北亭村大街出发,一路向南,约三四公里,南亭村牌坊便在眼前。南亭村关氏宗祠矗立在珠江畔,宗祠雕梁画栋,正中高悬绳武堂牌匾,正厅供奉着关公等,正厅左侧的墙上还挂着关德寅等人的像。
关德寅是何人?在关氏宗祠门口,记者就这一问题请教村民关杜洪。“哦,关德寅呀,我知道他的故事。”他立刻接上了话茬。原来,关德寅是小谷围教育的创始人。他从日本留学归来后,于1935年回到南亭村办学。关氏宗祠被改成绳武小学,成了岛上最早变身为学堂的祠堂。关德寅还在小谷围岛上办了多家学堂,他办学不领薪酬,同时招收男女学生,自己既是校长也是教师,还兼总务。他自编教材,将乡土景物、生活常识与农事计算融会贯通,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关杜洪说,他自己虽然没能听到关德寅上课,但也曾在绳武小学读书。
聊起关德寅,村民会自然而然地说起其弟关良。关良是国画大师,故居在南亭村东宁里二巷1号。1900年,关良出生于南亭村,并在此度过童年。幼年时期,关良最开心的事就是跟父亲去广州乐善戏院看戏。每当“全武行”一开打,小关良就跟着大人一起拍手,回到家中,还会在床上学着翻跟头。青年时期,关良前往日本留学,后来更成为大画家。故土童年的影响深入他的灵魂,他常用的两枚印章上就分别刻着“番禺关良”与“南亭”字样。他曾说,戏曲为他增添了为人处世的间接阅历,也让他在心里埋下了对艺术天地的向往。82岁那一年,关良从上海回到故里。他感慨万千,和乡亲们一一叙旧,在故居与大家合影留念,并为家乡留下一批墨宝。
前辈的身影已远去,但小谷围崇文重教的传统仍在继续,融入今日广州大学城的氤氲书香中。
▲南汉二陵博物馆建筑富有汉唐古韵。
华丽蝶变 湾区智核
1924年,黄埔军校在长洲岛成立。与长洲岛仅一河之隔的小谷围岛成了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二期学员的冬季演练场。岁月悠悠,80年后,小谷围再次响起莘莘学子的歌声,曾经被黄埔军校用来训练学员的演练场,如今成了广州大学城的运动场。广州大学城是小谷围岛上的办学奇迹,作为当时国内最大的一座新建大学城,它为进驻的高校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直接推动广东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源源不断的生力军。
交通便利 小岛坐拥一城繁华
20多年前,广东省高等教育普及率较低,每万人中在校大学生的数量仅居全国第12位。由此,广州提出了建设全国一流大学城,为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的宏伟蓝图。2000年,广州大学城开始选址,花都区狮岭镇和花东镇,番禺区新造镇和化龙镇成为四个候选地。当时还属于新造镇的小谷围岛四面环江,西邻洛溪岛,北邻生物岛,东邻长洲岛,相对独立,它凭借毗邻市区、环境优美、管理方便、空间充裕等优势,最终脱颖而出。
2002年,广州大学城建设正式获批。2004年8月30日,建在小谷围之上的大学城正式“开城”,3.8万多名学生顺利入驻。到2005年9月,广州大学城高校学生人数达到11万人。
“下一站,大学城北。”地铁上,一声亲切的报站声传来,提醒乘客已经到站。2005年12月,广州地铁4号线联通了市区与小谷围;2016年12月,地铁7号线开通。随着南沙港快速路、新化快速路、官洲隧道、仑头隧道、金光隧道陆续贯通,如今的小谷围有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琶洲西区、金融城、生物岛以及番禺万博近在咫尺,就算是佛山、黄埔科学城也都乘地铁可达。交通便利,广州大学城与全市各区域真正连成一片,拥抱着一座城的繁华。
书香氤氲 20万师生齐聚大学城
“其实,我不是读了一所大学,而是读了十所大学。”2004年~2009年,邹勇强在小谷围的广州大学完成本硕阶段的学业。他记得,广州大学整体搬迁至小谷围后,分散于各校区的各个专业齐聚于此。此外,大学城的资源是共享的,他可以随时去各个学校听讲座。
赖宇雄于2012年在小谷围拿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中山大学博士学位。中山大学南校区实验室紧张,作为生科院的学子,他曾在阁楼和楼梯间里做过实验。他到了大学城后,实验室宽敞明亮,他再也不用烦恼用不上实验室了。
广州大学城是广东高校最集中的地方,如今已有12所高校入驻: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暨南大学以及广州医科大学,入驻师生约20万人。广东8所“双一流大学”,有6所在广州大学城布局。2023年,广州以约164万的在校大学生总量,继续成为我国在校大学生数量最多的城市。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侯迎忠教授表示:“大学城到处都是青春面孔,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望,对于文化的追求以及对于新技术的快速吸纳,都洋溢着青春朝气。同时,在这座岛上,还有不少来自高校的高级知识分子、科研人员,他们思维活跃,始终走在科技的前沿,持续不断推出新成果,他们共同构成了大学城的年轻态。”
▲华南理工大学2024级新生入学
创新创业 大学城成湾区“最强大脑”
广州大学城成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最强大脑”:1400多位博导,67位院士(含双聘),72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60余位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在广州大学城工作。这里还拥有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以及各类科研平台213个(含国家级实验室26个、省部级实验室168个),累计专利数量占全广州的四分之一。
广州大学城也成了“人才摇篮”,20年来,广州大学城累计培养毕业生超80万人,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每年的本科毕业生逾1万人,92%留在广东就业,给广东的发展注入无限可能。
星云开物创始人陈耿豪、九尾科技创始人王锐旭……都在广州大学城完成学业,又留在广州大学城创业。2004年,陈耿豪入读华南理工大学,2008年毕业。2015年,移动支付、物联网的东风开始兴起。有一天,他带女儿去坐摇摇车,发现无法使用手机支付。他觉得这是一个痛点,但很容易用技术来解决。于是,从娃娃机、摇摇椅等娱乐设备,到按摩椅、洗衣机等生活设备,再到自动贩卖机、咖啡机、充电桩等,陈耿豪带领团队成员,做了一个覆盖多品类的设备智能平台。在陈耿豪看来,广州大学城不仅是教育和科研的高地,更是创新创业的沃土,资金和政策配套都十分到位。这里年轻人扎堆,是一座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城”,也可以说是一个“超级孵化器”、超大人才库。
▲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
华南城市研究会创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认为,广州大学城用了20年时间,实现了三个“最”: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密度最高、知识密度最大、学科最全面,文科、理科、工科、法学、艺术、医学等,应有尽有,几乎做到了学科门类全覆盖。当下,很多创新成果都产生于交叉学科,多元且全面的学科结构,让广州大学城有了独一无二的创新土壤。
此外,岭南印象园、广州市档案馆、广东科学中心、南汉二陵博物馆、大学城体育中心等诸多文体设施陆续建成,20余载光阴似箭,广州大学城已经蝶变为生态之城、人文之城。
10月的秋风带来凉意,大学城中心湖公园绿树环绕,湖水清澈,夕阳西下,晚霞映红了小谷围的半边天,学生、市民在中心湖散步、休闲,欢声笑语萦绕于空中。回味这座小岛的故事,从古代小箍围皇家花园到岭南水乡,从当代大学城到人文荟萃的科研高地,这片热土一直熠熠生辉。
链接
广州派花 北亭绣花
小谷围是广绣的发源地之一。清末广绣兴盛时,北亭村“家家有绣架,户户有绣娘”,流传着“广州派花,北亭绣花”的说法。当时,广州的刺绣作坊多在状元坊、新胜街、沙面一带,小谷围的女子乘船到广州城里的丝绸庄取货,拿回材料后分派给众人按图刺绣,加工完毕再送回城里验收。
那时,小谷围的自梳女多以绣花为业,有了积蓄,便凑钱盖间“姑婆屋”,日后有个安息地。北亭村博凌大街16号的“贤卿斋”就是这样一个“姑婆屋”。20世纪50年代初,北亭绣花社成立,“贤卿斋”成为绣花社的工场。
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