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调查显示,当今世界,人口贩卖的现象十分严重,已经成为了世界黑市中第三大贸易市场,排在它前面的是毒品和军火交易。
人体、器官贩卖的真相更是令人不寒而慄。“人骨工厂”、“肾脏勘探”、“婴到付现”、“血液农场”、“临床劳工”,人体的每一个部位,小到骨头、韧带、角膜、心脏、肾脏,大到整具遗体,每天都有人在进行交易,更别提哪些深山老林里的食人族了。一九八五年,《芝加哥论坛报》就有报道指出,印度上一年度的颅骨与骨胳出口量多达六万,供应量十分充沛。
巅峰时期,加尔各答的人骨工厂估计每年可以赚得100万美元左右。这些人骨主要被卖给两个地方:一是世界各地的医学院,他们需要完整的人体骨架作为教学使用的解剖标本;另一个则是不丹的佛教徒,当地某些教派相信,如果要了解生命之有限,唯一之道就是在遗体旁长久凝思,因此,胫骨制成的长笛成为当地虔诚教徒争相购买的法器。美国人类学家、调查记者卡尼对印度人体交易市场的调查持续了十年之久,他曾亲眼看见印度警方查获人骨生意的场景:当一辆休旅车的后门打开,100颗左右的人类颅骨纷纷滚落。
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不止是骨头,在印度,人的血液、子宫、肾脏、胚胎、头发和免疫系统都可以被明码标价。全球各地的医学院需要源源不断的尸体让未来的医生们学习如何解剖,制药公司需要成百上千的活人测试新款药物的安全性,等候器官移植的候选者名单每天都在变长。这个庞大的、遍布全球的人体组织供应链中,富人计划用金钱购买健康和生命,掮客在其中榨取惊人的利润,医疗系统是共谋,第三国家的穷人则是遭遇悲惨的“原料”。
早在19世纪初,西方医学蓬勃发展时,坐拥世界上顶级医学院的英国便对人类遗体产生了迫切需求。在一些墓园,医学生频繁与悲伤的家属争夺遗体归属,盗墓现象更是数不胜数,催生了“守墓人”这一特定职业。在当时,英国当局有意忽略医学界的盗墓行径,默认这是一种“必要之恶”——如果要让活人健康,就需要死人的尸体。
而在印度的泰米尔纳德邦,肾脏交易十分猖獗,几乎每一位成年妇女的腹部都有一条约30厘米的瘢痕——这说明她们把肾脏卖给了掮客。这个村子因此也被称作“肾脏村”。难民区妇女的肾脏被以1万美元的价格卖给发达国家的富人,自己忍受着摘除肾脏以后的不适,拿着几百美元的补贴,给儿女支付上学或看病的费用。
近20年间,美国的殡葬业者和尸检医生摘取了数十万个脑垂体卖给制药公司。毋庸置疑,人体市场还将长期存在,以隐秘的形态缓缓运转。它只要存在于世界一天,就会猛烈叩问着人类的存在,叩问人类究竟如何看待自己的肉体与灵魂。“你死我活”不应成为文明世界的规则。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