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热评】零售市道欠佳,仍可审慎乐观

发布时间:2024-09-03 10:49

政府统计处公布,香港7月份零售业总销货价值的临时估计为291亿元,按年大跌11.8%;与2023年同期比较,2024年首7个月合计的零售业总销货价值的临时估计下跌7.3%。零售市道表现不佳并不令人意外,毕竟港汇持续强势、市民消费模式改变、甚至暑假外游等因素确实客观存在。

i_src_092721872

业界人士担心低处未算低,对今年全年表现“打定输数”,这种忧虑可以理解。但只要向好的方面看,有利零售业甚至整体经济复甦的积极因素已见苗头,只要政府和业界齐心协力,不要躺平,拿出有力举措,未来仍是乐观的。

港汇势强 市民热衷离港消费

香港零售市道持续不振,是多个原因所造成的。最多人谈及的原因是港人热衷于离港消费。根据估算,单是7月份至少468万人次北上,主要是因为内地商品和服务的“性价比”胜过香港,最近有媒体报道,在深圳“配眼镜”低至79元,甚至还补贴车资!至于来港旅游的内地客,他们不再像过往那样在港九名店“血拼”,因为深圳、广州、上海等大城市本身已有足够的高端商品。这些结构性原因,造成了香港零售市道之不振,亦令香港不得不面临转型期的阵痛。

上述结构性原因是很难在短期内改变的,但周期性的息口高企,却是可以改变的。过往一段时期,美国为了压抑通胀而接连加息,实施联系汇率的香港被逼跟随,其结果是灾难性的:对于正在“供楼”的市民而言,高息意味着“供楼”压力增加,以致消费购物时更加审慎;对于一般市民而言,高息环境造就港汇强于人民币的局面,港人觉得留港消费“唔抵”,自然有更大诱因北上消费。

高息环境是香港零售业甚至整体经济表现疲弱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形势正在起变化——8月下旬,美国联储局主席鲍威尔表明:减息时机已到。一旦美国减息周期展开,港元汇价转弱,估计市民的消费意欲将会提升,同时支持访港旅客人数和消费。

鼓励业主减租 开发港味景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开展减息周期之前,香港“人气”已相当可观。根据旅发局数字,今年上半年访港旅客人次约2100万,按年增加64%,其中过夜会展旅客留港时间为3.7晚,较整体旅客留港3.2晚更长,他们人均消费逾8000元,较整体旅客人均消费高两至三成。未来几个月,香港将举办多项国际级盛事,这些都是香港进一步“吸客”的本钱。有理由相信,在“人气”旺盛之下,配合港汇转弱所带来的“财气”,本地零售消费表现应该会比较理想。

总括而言,零售乃至整体经济不可能永远都是一潭死水,因为减息可以带来积极的变化。当然,香港不应纯粹等待减息,还应主动作为,争取更加有利的形势。例如港府应鼓励业主减租或延缓收租,让商店“唞唞气”;发扬夏宝龙主任所提出“无处不旅游”的精神,开发渔村、殖民地建筑等别具“港味”的旅游景点,以本地特色吸引旅客;也应在确保有足够接待能力的前提下,向中央争取恢复深圳户籍居民“一签多行”来港,甚至扩展至大湾区所有城市,进一步增加香港的“人气”“财气”;执法部门亦要持续打击“黑的”等赶客行为,改善香港形象。只要港府和业界继续努力,市道总有复甦的希望。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