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热评】随时被掐断,航道之争剑拔弩张

发布时间:2024-08-23 13:21

路通财通,这是全世界通晓的道理,否则,总被索取“过路费”,一来经济利益受损,二来政治、军事均会陷入被动状态。早在1986年2月,美国总统列根表示,苏联具备切断世界上16个“咽喉要道”的能力并且可能会在冲突中试图关闭这些重要海上通道,从而阻碍物资和原材料被运往西方国家。本着“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的信条,美国随即制定了控制全球16个海上“咽喉”航道(含天然、人工海峡和海湾)的战略。

在中国,为了突破内陆之困,在江西、湖南、河南、湖北、安徽等内陆省份,投资千亿元挖运河的热潮也正悄然蔓延。曾经,京杭大运河在地理上连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实现了南北社会资源的大跨度调配,并在沿线滋养出北京、扬州和苏州等一系列繁华城镇。

京杭大运河主体完工的一千多年以后,中国再一次开始修建人工运河——平陆运河。这条全长134.2公里的运河已在2022年8月开建,将在2026年12月底建成,打通广西南宁到北部湾的入海通道。从地理位置来看,不同于临海靠江、水网密布的双三角洲,广西缺少与大陆腹地联通的内河。北部湾一线的沿海平原只能“入海”,不能“通江”,海洋的优势无法向内陆蔓延。

受到现有水网布局和地理条件的限制,西南地区的货物要出海,大多捨近求远,绕道往珠三角运送。以柳州为例,当地的大量工业产品在出口前,往往需要先通过陆路运输至较远的贵港或梧州内河码头,再通过西江、珠江水系抵达广州港出海。平陆运河的开建,有望改变这一局面。

随着全球地缘政治竞争与冲突风险加剧,获取关键能源、矿产和技术组件的国际运输通道能否保持畅通充满不确定性。荷兰海牙战略研究中心发表题为《地缘政治激烈竞争时代的供应安全与海上安全》的报告称,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望加锡海峡、台湾海峡、朝鲜海峡、吕宋海峡、翁白海峡、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等多处海上“咽喉要道”正深刻影响全球关键供应链安全。

目前全球60%的石油贸易通过海运进行,其中大部分发生在波斯湾和西非生产国与欧洲、亚太和美洲消费国之间,主要途经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等7个“咽喉要道”。若马六甲海峡无法通行,巽他海峡与龙目海峡为较近替代选择,但前者水浅导致大型油轮难以通行,后者又缺乏必要港口设施。若霍尔木兹海峡被封锁,则更是几乎没有改线的可能。

从历史上看,大多数“咽喉要道”都是控制它们的国家的地缘政治战略资产。比如作为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重要通道,直布罗陀海峡长久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二战期间,直布罗陀海峡也曾是英军与德军较量的战场。总之,海峡之争,将是未来国际博弈的一大焦点。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