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2024︱李家超出席地区咨询会,冀市民“毫无保留”反映意见

发布时间:2024-08-18 10:01

《施政报告》咨询已经展开一个月,特首李家超和团队至今分别出席了超过20场在线线下的咨询会,接下来会走进社区,近距离与市民面对面交流。今天(8月18日)政府于大埔举行地区咨询会。李家超和各位司局长会以小组讨论形式,围绕“拼经济谋发展”、“惠民生添幸福”两个主题,与市民深入交流,聆听意见和建议。李家超认为,香港目前大致安全平稳,是拼经济谋发展,惠民生添幸福的时机。

【12:00】在咨询会完结后,李家超在约12时离开大埔官立小学。

【11:55】在文体旅发展方面,李家超表示要做到产业化、百花齐放的环境,认为真正了解香港各特色地方都是地区人士。怎样将每个地区的好东西打造出来、联成一线,也永远是靠行业参与者和每个有心人“做大做强”。他指政府必定是责无旁贷做好政策,亦有不同办公室去推动。

但李家超强调,除了政策资源,希望每位持分者都多想些新方法,特别在面对转型期,旧方法可能要变,认为“香港人系识食脑”,需要大家想出新方法。他举例指本港将共有6只熊猫,怎样做好经济产业、一定是靠作业者去做,称若有任何项目希望用政策去推展、做好规划和平台配置,政府绝对愿意去做。他直言“有咩好项目、好桥向我哋讲述”,政府就会在政策资源方面尽量让大家将它“做大、做强、做好”。

【11:50】李家超在总结今场咨询会时先向地区人士表示感谢,指意见广泛、涉及15个局,特别是青年发展、教育、金融、科技、交通及房屋等议题,表示会一一研究,哪些可在资源方面增加、哪些政策可真正落实。他表示感受到每位市民齐心爱护香港,有热诚地共同建设家园。在两年的《施政报告》加上今次咨询会,他称感受到在互动之间,大家有良好基础,有很多具建设性的意见。

至于现时面对的经济问题,李家超强调,今年预计经济正增长约2.5至3.5个百分点,而今年最近一季增长约百分之三,相信评估是符合实际情况,认为明年可能比今年更好。

而在部分领域面对的挑战较大,他表示理解,称在很多不明朗因素,包括息口不知会否下调、美国大选影响全球等下,很多有资金在手的人,纵然对香港前景是乐观,亦有很有投资远见的人都说“边个赌香港长期输,佢系会输先”,均看到香港长远来说是会好的。

对于某几个领域在适应变化和转型期间,是的确有挑战。他表示会尽量去聆听特别是中小企的声音、提供帮助。不过李家超表示在发展八大中心、以及国家给予很多政策支持下,有信心过渡转型期。

【11:40】内地港生刘小姐指现时内地考察交流团时间太短,未让学生深入了解。她建议可设立以大湾区为主的青年网络、另可组织有内地港生的团体,定期沟通交流、协助学生了解国情并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从事地区工作的周小姐则建议在青年宿舍方面可协助这批离开宿舍的年轻人在后续置业阶梯上,帮助他们置业,例如居屋绿置居等,另建议助青年“边租边买”单位。

【11:30】有市民关注文创发展,但指香港最为人广知的角色已是多年前的麦兜,香港在文创方面发展相对缓慢,然而内地有不同角色为人广知。她提到香港早前有多啦A梦的无人机表演,相信政府可以参考最近的做法,推出麦兜无人机表演,麦兜烟花,甚至更多以麦兜为主题的文创项目。

有市民则建议政府可以将学校的体育活动和地区总会整合起来,提供有系统性的训练,令资源分配做得更好,又表示政府对体育总会的拨款不足。他续称在外国加建村屋是合法,不明白为何在香港会违法,促政府考虑处理有关问题。

市民李先生则指近日发生私楼老化问题严重,促当局扩大维修资助和拓展资格,又建议进一步激励年轻人“不要消极地等公屋”,倡重启首次置业贷款计划,相信重启计划可以大大减轻年轻人的负担,而且并非派钱政府可以有利息收取,推动年青人更加积极。黄先生建议可以设青年文创基地,令香港青年和文创产业可以发展得更好。沈小姐则指土地用地分类,定义沿用多年,问到政府未来能否增设其他用地分类,以满足不同需求。

李家超指市民意见广泛,认为市民发言禸容主要在文创、青年、房屋首置,以及房屋规划和限制方面。李指当局有成立文创办公室,而“文创为百花齐放的事业,不是政府自己做就可以”,当局会“带头做”有政策有资源有推动,但重要是业内人士将想法实现,因为业内人士会明白每一个地点和吸引力。

李家超又称政府想法与市民一致,例如“人才公寓”,强调发挥土地力量重要。北都区发展方面,当局亦会设展馆,让市民了解发展工作,与市民在参观后可提供意见深化工作。

李家超到大埔出席地区咨询会。

▲李家超到大埔出席地区咨询会。李家超到大埔出席地区咨询会。

【11:15】第二阶段李家超与市民在课室以分组形式交流。

其中出席拼经济谋发展组的市民丘先生表示,现时的经济环境,市民都需要收到“明天会更好”的信息,指白石角车站十年后才完工,市民都盼提速提效令配套可以追上。他又提到大埔有林村河和香港有地质公园,相信可以加以发展,而且乡郊5G方面可以做更多。

李先生则指国际企业来港都希望开拓中国市场,最近有非中国籍永久性居民增设来住国内的通行证,建议来年可拓展安排至非中国籍的非永久性居民,方便相关人士,以加快抢企业抢人才;有市民则关注中小企,称商界申请银行户口难,促政府帮忙。叶小姐指政府出力协助中小企,然而银行不支持,而目前息口高,银行仍要收紧贷款,市面多银主盘,批评银行消极保守,问到政府会否有政策协助企业和银行拉近关系。

李家超指中小企正在过渡期,虽然明年经济增长会延续,但息口改变和美国大选结果明朗化,其他资金投资开始活跃下年经济表现会比今年好,但仍要面对过渡期的问题,因此当局十分希望协助中小企,故有推出专项基金。财政司司长近日就融资问题与银行界讨论,希望在这个时候“大家共同努力去帮助中小企”,如果市民认为有更加适切的工作可以做,可以再向他表达意见。

体育发展要做大、做深、做强

【10:58】李家超回应时表示很高兴有大学生、中学生提出意见,包括吸纳外国在教育及旅游的经验,指青年是社会未来,形容是“一定要听、认真处理”。他指与深圳及大湾区共同发展时,优势互补很重要,大家把强项拿出来分享、互补,指内地最强是产品市场化、规模化,而将产品在香港市场观察反应是本港强项。李家超强调,港深广在数码竞争力全世界排名第二,所以必然会用好这方面的共同优势。

【10:54】就社区规划和生育率,从事妇女工作的沙田市民表示新界东缺乏妇女健康中心,建议可利用大围村南道的联用综合大楼作为选址。另外,她建议提高供养子女免税额、仿傚内地向有3岁以下小朋友的家长提供每年10日育儿假,以及利用面临结业的房署幼儿园单位,开放给NGO提供托管服务。

从事证券行业罗生叹证券行每年“以双位数”倒闭,倡应引入多些中东、东南亚等投资,吸纳新资金。

李家超回应指,现时投资环境面对全球挑战,投资者对世界未来在战争、息口、美国大选等不稳因素下“有钱唔敢投资”,认为此问题全球都有,不过在经济重心东移、中东及东盟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下,经济增长将在亚洲,指会在政策方面再加大力度,一同渡过困难。

【10:45】大埔区市民刘先生建议在医疗方面,医衞局可考虑转介香港病人到内地看医生,例如眼科、牙科等专科,以减轻本港医疗压力。关注青年及旅游的张小姐建议可组织义工,让青年担任旅游大使,在旅游热点帮旅客拍照、提供“foam board”供游客打卡,给予协助等,提升旅客访港体验。

大学生沈小姐则认为在北都发展,包括新田科技城方面,港深在做好分工与定位,互利共赢。她指北都将发展大学教育城,建议可多建些实验室做研发,交至深圳将研发产品化,再交回香港做专业服务。

李先生认为在支援照顾者政策方面,可推出照顾者基金,给地区NGO申请,有资源后可在周日开放中心予会员或地区的照顾者,让外佣周日不用在街外的天桥、马路边“放块纸皮就过一日”,当他们有聚脚点、见到熟悉的老乡,可令他们在假期可真正舒缓到压力。

【10:30】李家超感谢发言的市民,指市民关注点与他关注点一致,包括八大中心,重申一定要强化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最强优势之一”。他又提到听到市民对文化和体育旅游方面的关注,亦非常高兴运动员在奥运的成绩非常好,令“世界所有人眼前一亮”,有两金两铜,代表香港多年的努力和运动员的付出,因此未来要“做大,做深,做强”,又重申政府重视文化体育旅游,近期有大熊猫龙凤胎和两只由中央送赠的大熊猫来港,而将有关事情共冶一炉和产业化十分重要,所以文体旅局杨润雄会留心交流。

他续补充无论如何拼经济贸发展,一定要令市民受惠,明白市民对劳工问题和交通问题重视,又称交通问题对市民非常重要。

【10:20】从事艺术工作的市民赖先生指,香港艺术人才启切,本地的培训较少,盼政府可以多提供培瞓机会。市民周先生建议香港可考虑设吉祥物作旅游主打,吸引中外旅客,甚或一些古迹可活化增加商业元素,以振兴本港经济。市民潘先生表示本港最近的新市镇发展已是东涌,居屋供应未能追上大众需求,期望政府可以支援年青人,包括调整公屋和居屋的分配,让市民有自己的家,又指当局过去有租置计划问到政府能否考虑作调整,同时资助年青人买私楼。

市民吕先生则建议市民可考虑推虚拟资产监管局作协调金管局和证监局,与业界能够提供意见,更快发展项目,相信若有跨部门可协助发展,又盼政府做好提资者教育。谭女士则指政府的再就业津贴计划反应良好,惟有工友向他表示放寛交通津贴,或多做交通津贴,令市民有更多交通费支援,又提到天水围北区交通多年没有改善,盼重组巴士路线。有市民指期望有更多资源培训青少年,又指北区、大埔等没有酒店设施,在旅游方面有限制。市民范先生则指希望政府针对八大中心有行动钢领,让市民更了解,相信香港在文化旅游结合有模索期,虽则说“无处不旅游”但量和质同样重要,又建议政府以中国文化吸引外国旅客。

【10:12】李家超指,非常感谢市民冒雨而来出席咨询会,强调每一次施政报告都重视地区咨询,因在政策落地的时候可清楚市民需要,又呼吁市民多给意见。他提到香港“大致安全平稳”,是时候“拼经济,谋发展,添幸福”的好时机,盼市民可以“毫无保留”讲出自的希望,又重申自己今次会“多听少讲”,但稍后适当时间会回应市民看法。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