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东惠州博罗县历史最悠久且延绵时间最长的书香门第,下街张氏家族在700多年裹都是仕宦世家,其先祖是鼎鼎大名的唐相张九龄,后涌现了张宋卿、张政熙、张萱等学者。明代时,张氏家族的足迹已经遍布博罗乃至整个岭南。
▲伫立在惠州市博物馆内的张萱雕像。
博罗下街张氏家族被称为“瓦屋”张氏家族,与其它张氏区别开来,也彰显了其显赫的社会地位。“瓦屋”张氏家族的鼎盛,离不开独特先进的家教家风,有别于“只见其父,不见其母”的传统观念,尤为重视母教。
坐落在博罗县城解放西路68号的张氏宗祠高耸的门面是昔日荣光的见证。久经风雨洗礼,大门被侵蚀得千疮百孔,从残垣中蔓延出来的一点绿,无声地诉说着张氏祠堂的故事。
▲张氏宗祠大门紧锁,外观门面尚好。陈泽祺摄
▲张氏后人现仅剩数篇博罗张氏名人的墓志。
▲张氏宗祠内部杂草丛生,十分荒芜。
张氏祠堂中,可见张萱的大名,此人是明清时期张氏的扛鼎人物,历官户部郎中、平越知府,曾参与编修国史,入侍经筵。其父张政熙与其弟张萃也均为举人出身。张氏父子三人以其功名成就、道德文章载入邑志,名列乡贤名宦祠。张萱将自己的家族命名为“瓦屋张氏”,一方面可以区别于当地的其它张氏支派,不攀附高门,以自强;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对张氏一族的不忘本。
张氏三杰的成就,使得瓦屋张氏成为明清惠州显赫一时的世家大族。张氏家族的成功与他们独特的家风密不可分,有别于“只见其父,不见其母”的传统家教,在子女的培养上,是父母严慈相济、共同悉心育人。瓦屋张氏家风家训不仅成就了其明代惠州世家大族的历史地位,而且为中华传统家庭教育贡献了岭南智慧。
家学教化箕裘相继
传统社会的家庭教育中,父亲是主角,所谓“三代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一如大多数岭南世家大族,博罗瓦屋张氏的成功得益于耕读传家。
张政熙,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举人,先后任将乐县教谕、嶍峨县令,政绩卓著,深受地方士绅、百姓爱戴。张政熙年少丧父,家道中落,人生不幸使得少年张政熙很早明白,寒窗苦读才是改变家族命运唯一出路。少年张政熙以书为伴,挑灯夜读是常态,即便生病也不废学。张政熙在辞官后,回到博罗将“课农教子”作为家训“悬于座右”。
由于张政熙的严格教导与榜样的作用,张萱、张萃于万历十年一同中举。张政熙并没有放松对二人课业的督促,反而更加严格。每当二人背诵有误时,张政熙就惩罚二人长跪在庭前一整天,甚至有时还会施以鞭笞。张萱在父亲的严格教导下,手不释卷,终身不改,老而弥笃,如其所说:“寒可无衣,饥可无食,病可无药,不可一日无书”。张萱继承父志,并发扬光大。他对于文化事业的贡献在于,筑西园藏书、著述,声名远播,不仅泽及子孙,而且嘉惠学林。同样,张萃秉承父教,以学者型官员自矢,先后担任教谕、分校、学录等教职,均与教育、学术为职志。
由于张政熙、张萱、张萃父子的垂范,张氏子弟也继承了家族的一脉书香。张萱之子张元炳、张元耿等,都成功考取了功名。张元耿,曾任大埔教谕,受张萱影响,从小喜读史书,后来张萱的西园藏书就由张元耿所整理,将张萱的诗文命名为《西园存稿》。张萱长孙张堪从小“能读祖书”,曾两中乡试副榜,在张萱编纂《西园史稿》的时候,由张堪负责校对勘误。
文/黄煜堃 陈春群 图/王小虎
星岛日报海外版 羊城晚报社 联合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