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日前通车,深圳、中山两地携手进入“半小时生活交通圈”,粤港澳大湾区加速进入“大桥经济”时代,深中通道背后更大的意义在于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构建经济腹地。
2019年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将中山、珠海、佛山、江门等城市定位为“节点城市”,任务包括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并强化与广州、深圳、香港、澳门这4个“中心城市”的互动合作。珠江东西两岸城市长期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如深圳、中山均是广东改革开放早期的标杆城市,但40多年来,两者发展有天壤之别——2023年,深圳GDP突破34606亿元人民币,中山仅约3850亿元,差距极为明显。事实上,不止中山一地,整个珠江口西岸之发展都比不上东岸。而从整体上看,两岸空间结构之矛盾异常突出,东岸特别是深圳的创新研发能力强、运营总部密集,汇聚全国一流人才;反观西岸,缺乏一个明显的核心龙头城市带动,创新资源和产业协作相对不足,交通基建互联互通程度不高。长期以来,由于地理上的隔阂,粤东粤西两地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受到一定的限制。
深中通道作为连接珠三角深圳都市圈和珠西都市圈的唯一公路直连通道,开通后往来珠江口东西两岸车程将从2个小时缩短至半个小时左右,广州南沙至中山仅需15分钟,珠海和江门至深圳从2小时以上缩短至1小时内,开创湾区交通发展新格局。已有居住在中山并在深圳工作的市民计算后表示,深中通道开通后,如果3人“拼车”(与他人共乘)的话,每人每月通勤成本约1000元人民币。当出行时间缩短,势必将有效加密城市群的联系,交易成本降低也使人员资金等要素联动更加便捷。
深中通道更大的战略作用在于:既为深圳开拓更宽广的发展腹地,满足近年深圳产业外溢的客观需要,同时为中山乃至粤西发展腾飞创造一个极为难得的机遇。深圳强大的创新型经济有了向珠江口以西伸延和辐射的条件,将来“深圳研发+中山转化”或“深圳总部+中山制造”不再是天方夜谭,中山本身甚至更远的佛山、江门的产业升级,将有更好条件和更强动力。如深圳低成本的加工制造的环节可能会向外转移,进入中山、江门等地。同时借助深中通道,中山也进入到深圳机场临空经济的紧密圈层,可以看到深圳机场已把客运的城市候机厅、货运前置货站都延伸到中山去了。
新冠疫情之后,中国力拼经济复苏。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2023年突破14万亿元人民币,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未来,连接深圳和珠海的“深珠通道”近日已开始动工,届时往返两地只须10多分钟;打通江门和珠海的黄茅海跨海通道也即将通车……按照规划,未来整个珠江口将会出现11条跨江跨海通道。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