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千山万水 “译”出七色彩虹——记从广东走向海外的学者郭南周敏伉俪

发布时间:2024-06-30 15:59

6月底,美国学者周敏的著作《唐人街》重译版发行仪式在北京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举行。本书由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发行仪式主持单位包括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和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此书自问世以来,在海内外学术界一直受到普遍关注,其从独特的角度研究海外华人生存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周敏是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社会学和亚美研究学终身讲座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她是国际移民社会学专家。她的研究方向是城市社会学、海外华侨华人、种族与族裔关系以及亚洲与美国亚裔研究等,出版了20本学术专著,包括:《唐人街》、《在美国成长》、《当代美国华人社会》、《当代美国亚裔社会》、《美国亚裔成就悖论》、《美国移民第二代的崛起》、《当代海外华人社会》、《长为异乡客?当代华人新移民》以及《超越经济移民》等等。在著名学术杂志和刊物中发表了230多篇学术论文。曾获得2017年美国社会学学会国际移民分会杰出职业成就奖和2020美国社会学学会亚洲与亚美研究分会杰出学术贡献奖。

翻译家郭南将夫人周敏的著作《唐人街》(小图)翻译成中文,让世界上更多华文读者能看到这本书

唐人街

▲翻译家郭南将夫人周敏的著作《唐人街》(下图)翻译成中文,让世界上更多华文读者能看到这本书。

琴瑟和鸣 比翼双飞

而将《唐人街》一书翻译成中文,让懂中文的人们也能直接领略到其中独到分析的精髓,正是其夫婿郭南。周敏与郭南约四十年前从广东走向美国,逐步进入了当地主流社会。郭南曾经在美国几所大学的商学院当过兼职教授,在大学和公司做过高管。

翻译,其实是个大学问。有人认为只要懂外语,就可以对应翻成中文,郭南认为翻译绝非简单的文字搬运。翻译之难,难在犹如带着镣铐在跳舞,这个镣铐就是原文的框架和行文的风格,翻译要用另外一种文字还原原文的意义、韵味和风格,十分不易。杨绛先生谈到翻译时说过,这是一项苦差,翻译就像一仆二主,同时伺候着两个主人:一是原著,二是译文的读者。译者一方面需要完整和彻底地了解原著;不仅了解字句的意义,还须领会字句之间的含蕴,字句之外的语气声调。另一方面,译文的读者希望能从译文里领略原文的风格和神韵。因此,译者只能小心翼翼,不得随心所欲。19世纪末,翻译家严复在吸收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精髓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经验,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信”是指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达”指译文需通顺流畅。“雅”即译文要文字典雅,生动传神。从此,“信、达、雅”三字经成为中文翻译的圭臬,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6月28日,周敏、郭南在《唐人街》重译版北京发行仪式上合照。

▲6月28日,周敏、郭南在《唐人街》重译版北京发行仪式上合照。

郭南、周敏伉俪与加州大学的教授们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颁授仪式上欢聚。

▲郭南、周敏伉俪与加州大学的教授们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颁授仪式上欢聚。

翻译大咖 首推严复

谈到中国近代著名的翻译大师,郭南说自清末以来,翻译界高手如云,车载斗量,他列举了他崇拜的、对他影响较大的几位翻译大师:严复:近代极具影响力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著名的翻译家和教育家。在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任教期间,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和亚当.斯密的《原富》(即《国富论》)等8 部著作。“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就是他首先提出来的,影响深远。还有:朱生豪、梁实秋、傅雷、季羡林、杨绛、许渊冲、穆旦等等大师。不言而喻,翻译的前提是要熟练掌握源语言(如英语)和目标语(如汉语)。但是,这只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必须条件:好的译文必定来自于英语和汉语皆精通之人。但英语和汉语都好的人则未必就能翻出好的译文。翻译是一门学问,既有理论,也有技艺。

谈起翻译理论,郭南认为中国最早的翻译家可以追溯到唐代唐三藏玄奘法师。他和弟子埋头18年,翻译了1335卷从西域取经带回来的佛教经典,提出了“五不翻”的翻译原则:秘密故不翻、多含故不翻、此无故不翻、顺古故不翻、生善故不翻。18世纪末,苏格兰人亚历山大.佛雷泽.泰特勒系统地提出了翻译标准的三条原则:译出原作的思想,译出原作的风格,与原作一样流畅。在二十世纪,不少中国学者都试图提升和完善严复的翻译理论:大学者钱钟书提出了“化境论”,认为好的翻译,不能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要完全保存原文的风味,这就是“化境”。翻译家傅雷则提出了“神似论”,他借鉴了中国的绘画原则,翻译应如传统国画,应力求神似,而不拘泥于形似。许渊冲是翻译诗词的大师,他提出了“三美论”,即好的翻译应该是意美,音美和形美的完美结合,以及“三化论”,翻译是把一种语言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艺术,有三种化法:等化、浅化和深化。

中西文化不同,思维方式不同,语言表达从表层的结构到深层的隐喻都有很多不同之处。从语言学的角度,英语和汉语分属不同的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因而英语和汉语的语法和句法结构不同,很难从语法和句法的层面直接对译。英语的句法喜欢用从句和复句来表现复杂、细腻的思想,因而一个句子可以很长;中文多喜欢用单句和成语,往往比较简短。英语的学术文章的特点就是用很多长句子。郭南回忆起他在翻译周敏的社会学著作时遇到过的难题。他提到有一次翻译一句英语长句,足有半页之长——一个主句带几个从句,从句中又套着另一个从句,还有几个并列的复句,英文语法结构比较复杂。他的翻译方法,首先是理清主句与从句、从句与从句、以及复句与复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是最重要的第一步。按照汉语的句法,一个句子里如果是从句中又套从句,读起来就像迭床架屋,不顺不畅,不像是汉语。因此,原文的从句,未必就要按英语的顺序对应翻译出来。中文就必须要断成几句。但断句以后主句跟各个从句和复句之间如何呼应,只有凭着上下文的逻辑、经验和语感来判定,按照汉语的语法逻辑,译出符合中文语法和句法的一段文字。

郭南强调说,翻译文学作品跟学术论著不一样。对于翻译学术著作和论文,他认为主要是在“信”和“达”的层面。当然,如果译者的中英文功底深厚,能使译文文字优美,读起来音韵悦耳,那就是锦上添花,达到的“雅”的境界了。

严谨条理 专业心得

他具体解释了“信”与“达”的辩证关系。为了“信”,有些译者会按照原文直译。

结果往往是句子冗长,意思晦涩。为了“达”,有些人则会用意译。结果往往是用自己的话来诠释原文而不是翻译。没有经验的译者,很容易捉襟见肘,顾此失彼。通常有两种倾向:一是为了追求“信”而紧跟原文的结构,结果读起来佶屈聱牙,词不达意。二是为了追求“达”而随意发挥,随意诠释,甚至加插进自己的看法。结果是超出了原文的语义框架。应该说,原意不“达”,随意发挥和增删,再顺畅也是不“信”的。而令人搔首难懂的译文,再紧跟原文的语法和句法结构也是不“信”的。换句话说,流畅华丽的译文未必就是“信”;词不达意,令人费解的译文必定就是不“信”。因此,翻译必须是在原文的语义框架内,不增不减,尽量准确地把原文作者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重现出来。郭南认为,翻译就像走钢丝,只容许在忠实于原文与流畅的译文的极小空间中取得平衡。

什么是“雅”?翻译出来的中文准确洗练,富有文采,细腻传神,朗朗上口,便是达到“雅”的高度。中文的成语结构紧密,言简意赅,蕴涵着丰富的中华文化。适当地运用一些成语可以使译文更为精炼和地道。但如何选择含义清晰、避免歧义的成语,需要对两种文化都十分熟悉。郭南曾经修改过一篇中文的翻译论文,论述中国新移民在非洲经商定居的心路历程。其中讲到中国新移民在迦纳开拓市场,十分思念故乡。于是他用了“身在曹营心在汉”来形容他们的心境。郭南借用此成语,可见其的努力和用心。但他细细分析和推敲之后,又觉得这些新移民既非身陷敌营,也没有失去返乡的自由,所以用这个成语是一个过犹不及、用力过猛的翻译例子。于是他把这句改为“故土难离,思乡心切”,这样就不容易引起歧义,更加准确和贴切。

周敏关于社会学著作一览。

▲周敏关于社会学著作一览。

除翻译工作外,郭南还担负高等学府的教学工作。

▲除翻译工作外,郭南还担负高等学府的教学工作。

华洋推敲 生动贴切

关于如何翻译好社会科学的学术文章,郭南认为有三个大前提。第一是要有较高的汉语修养。不言而喻,如果没有较高的遣词造句能力,不能熟练地找到准确词句去表达思想,很难想象会有高质量的译文。第二是要熟练地掌握英文,看懂吃透原文。第三是要了解和熟悉文章的学术观点和理论。这是读懂原文的关键。难就难在要熟悉和透彻理解原文的明确和联想意思。此外,还要有广博的知识基础和文化修养,诸如历史、地理、哲学等人文学科和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知识,文章所涉及的国家的文化和政治环境等等,否则英语语法再好,也只能理解文章的表层意义而无法理解其深层意义。只有在充分理解原文的意义和弄清主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后,才能下笔翻译。在没有读懂领会原文的意义之前而下笔硬译,结果肯定是语句生硬,语焉不详的。

谈到翻译的方法时,郭南的经验是要尽量避免逐字逐句地对译。他通常会以一段为单位,首先要完全看懂和消化文章的内容,再把长句子的意思先翻译出来,然后再按照汉语的习惯和原文的逻辑关系,重新断句,重新组合。最后反复朗读,直到觉得中文读起来顺畅而意思与原文相符。有时候原文的意思理解了,但找不到中文相应的术语或词组,只能借助于词典和上网查找。就像明明知道口袋里有东西,但怎么也掏不出来干著急一样。有时一小段文章要用大半天来琢磨推敲。

周敏、郭南伉俪从广东的中山大学携手起步,负笈海外,成家立业,事业有成。周敏从研究纽约唐人街开始,以《唐人街》一书作为学术起点,栉风沐雨,春华秋实。郭南在商界和学界耕耘多年以后,解甲归田,退隐家园。四十多年来,二人相互支持,携手共进。人生何处不江湖,双剑合璧气如虹。两位琴心剑胆的神雕侠侣,“风雨路遥同珍重,淡然执手度清平”。在未来的岁月,他们仍将潇洒飘逸,执手同行,笑傲江湖。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