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陵的石质盔甲没有实战用途,陪葬的用意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4-06-24 15:54

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墙间空档的过洞中。秦陵内共有3个兵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

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平均身高1.80米左右,最高的1.90米以上,陶马高1.72米,长2.03米,战车与实用车的大小一样。秦俑大部分手执青铜兵器。青铜兵器因经过防锈处理,埋在地下两千多年,至今仍然光亮锋利。

兵马俑共8000兵马。考古研究表明,这些兵马俑的制造年代,大约在秦统一全国后的公元前221年动工,至公元前209年结束,前后大约历时12年。

困扰考古人员的是,秦陵周边数公里内,还会不会有其他的埋藏呢? 

1996年6月的一天,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的几名学生来到秦始皇陵实习,在一名学生很随意的一铲中,从泥土中发现一些红烧土与木炭灰的痕迹,学生们顿时兴奋起来。红烧土与木炭灰是考古工作的指南针,它们是高规格陪葬坑的标志,难道说,这地下是另一处兵马俑坑么?此事遂上报北京。

经过漫长的勘探工作,考古人员试掘出了一个153平方米的小坑,这个坑内并没有兵马俑,而是约一万件的石质盔甲,这是甚么样的墓葬坑?坑内为甚么只有石甲而没有人呢?从坍塌的坑边看,这些石质盔甲与兵马俑的排列方式一样,都是每四件一排,样式也与兵马俑身上穿的相同。

石质盔甲有甚么用途呢?首先,考古人员希望找到盔甲的制作方法。现代的切割手段,最小可以将石头切成0.5厘米的薄片,可是,甲衣上的石片却只有0.3厘米的厚度。可见,古人要想做出石甲,只能一片片地用手工磨制。

解决了甲片的制作,考古人员还有一关,古人是如何在甲片上打孔的呢?这种石材材质极脆,打孔时容易碎裂。只有不断的浇水,让石片松软,才能保证顺利工作。三名考古人员整整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完成了一件甲衣(600片石片)的制作。于是,人们计算,这个陪葬坑内全部的一万件石铠甲,至少需要3600人干上整整一年。

可是,秦始皇为甚么要耗费如此大的人力与物力去制造没有实战用途的石甲衣呢?结论只有一个,这些石质盔甲与兵马俑一样,只是秦始皇陵墓的冥器。专家推断,兵马俑是秦始皇的地下军团,而石甲坑正是这个军团的武备库。

这样陪葬的用意是甚么呢?专家认为,这8000兵马面向东方,如果东方六国的君主在阴间反抗秦始皇,这些军队,将用来与敌军决战。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