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朝代定都长安,主要是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因为此地四面环山,中间又是块平原,作为帝国的大本营比较安全。所以刘邦才会把它起名叫“长安”,也就是长治久安的意思。
关中平原是四塞之地,战略形势安全关中平原也可以叫“关中盆地”,四面高山林立,地势险要,派少量兵把守山间隘口,就可以高枕无忧。关中平原北据黄土高原,南依秦岭山脉,西靠青藏高原和陇东大山,东临黄河和崤山。西有大散关,北有萧关,南有武关,东有函谷关,四关都非常险峻,十分容易把守。
关中平原农业发达,能够满足国都庞大人口需要中间是八百里秦川,土质较厚,而且有渭河自西向东穿过,既能通航又能灌溉,泾水、洛水、丰水、灞水又从南北面高山流下,带来肥沃的泥沙。这叫有山、有水、有土壤,对于中国这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民族来说这是块风水宝地。而且先秦时期黄河流域的生态还比较好,气温还比较温润,雨量也大,所以当历史发展到商朝末期时,关中平原的农业已经很发达了,能够满足国都众多人口的需要。
关中平原位于第二阶梯,地理位置较高,对东部华北大平原具有俯冲优势。
关中位于黄河西部,背靠青藏高原和陇东高原,而且还站在我国的第二阶梯上,相较于东部的第三阶梯有很大的俯冲作用。而出了函谷关,便是洛阳盆地,出了洛阳便下到第三阶梯,前面是茫茫的华北大平原。这样从东往西进便是仰视,一路上坡,越走越困难。
到了581年,权臣杨坚在关中建立隋朝,长安再度迎来辉煌。可这个时候,关中人口已比秦汉时期增长了许多,黄土高原上的树木已被砍伐怠尽,关中的气候也变得越来越干旱,渭河的水变小了也行不了大船了,关中渐渐养活不住庞大的首都人群了。于是杨坚的儿子杨广一上台便开始建东都洛阳,建成后便带著文武百官跑到洛阳去办公。
杨广志向远大,但却好高骛远,一上台便想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业。一连干了三件大事:建东都、修运河、征高丽,连年征用民力几百万,结果引发农民大起义,隋朝灭亡。杨广死后,他表哥李渊在太原起兵,一路杀到关中,在关中建立唐朝,并将长安定为都城。后来唐太宗李世民精心治国,迎来贞观之治,长安跟着兴盛了三百年。
唐末,朱温将唐昭宗李晔迁到了洛阳,并拆了长安皇宫,从此长安失去了帝都地位。之后中国政治经济中心向东、向南、向北移动。四百年后,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将叫150多年的长安改名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