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香港内地研开发新核电资源,中电:2035年前冀零碳能源供电增至6成

发布时间:2024-06-12 09:43

香港近年致力发展绿色能源,政府更争取在2035年前,将碳排放总量从2005年的水平减半,以迈向2050年前达致碳中和的目标。今年适逢大亚湾核电厂向香港供电30周年,中华电力总裁罗嘉进透露,中电正计划沿用大亚湾模式的成功经验,与港府、内地政府,及内地相关能源企业,共同探讨在内地开发新的核电资源,目标是2035年前将零碳能源佔香港电力的比例,由现时的25%增加至约60%。

罗嘉进

▲中华电力总裁罗嘉进透露,中电正计划沿用大亚湾模式的成功经验,探讨在内地开发新的核电资源。

大亚湾

▲大亚湾已运用核工业一个重要的纵深防御原则,即多重、重叠式保护概念。

陆炳林

▲香港核学会主席陆炳林博士表示,核电技术近年已愈发成熟。

沿用大亚湾模式成功经验

罗嘉进表示,香港的减碳路线图分开三个主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减用煤碳发电、增加天然气发电,第二阶段需要在2035年前将零碳能源,即核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佔香港电力的比例,提升到60%至70%;最后,第三阶段则是为其他绿色能源,例如绿氢或碳捕存技术做好预备。他指,现时本港踏入第二阶段,中电基于大亚湾核电厂的成功基础,认为与内地企业、内地政府及香港政府,共同开发新的核电资源,并透过大亚湾的区域合作模式输电来港,效能十分好。

风力太阳能占地广 欠稳定

他解释,要发展风力发电或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除了需要的地方是相对大,更有不确定性问题,“你控制唔到几时有风、几时出太阳。”因此对于一个高度可靠的电力系统而言,可控的核能便是不可或缺的燃料组合。他提到,国际上近年开始有共识认为,核能在全球减碳上扮演重要角色。加上中国的核能发展走在领先的位置,现时全国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有56台;正在兴建的机组则有26台,更是目前全世界最多核电机组建造当中的国家,反映背后有十分成熟的产业链,香港要乘着国家的优势,顺风而行做好减碳。

他续指,核电的发电成本不会和其他化石燃料相差太远,但核电胜在价格稳定,相对不受国际燃料价格的影响,称俄乌战争爆发后,世界燃油、煤炭和天然气的价格都上升不少,对电价做成压力,“当油价很高,燃油、天然气或煤发电一定比核电贵;但当天下太平,全世界燃料价格相对较低时,它们又可能便宜过核电。”他重申,一旦全球燃料价格波动,对于燃料组合有三分一是核电的中电而言,已感受到核电价格稳定带来的好处。

纵深防御 多重、重叠式保护

可是,日本福岛核事故至今已有10多年,但其带来的核污水等灾难仍未解决,安全成为核电厂的核心重点。他表示,国务院在福岛事故后,曾下令全国核电厂做安全评审,当时大亚湾核电厂得到良好水平;2013年大亚湾进一步加强核电厂在防洪、防震的措施。防洪上,大亚湾在低洼的泵房加装水闸,避免有洪水影响厂房;防震方面,则在适当位置的设备上进行加固,后备发电机冷却水源也进行了加强,相等于在本来就卓越的核安全成绩上,再额外加强它的措施。

他续指,目前大亚湾已运用核工业一个重要的纵深防御原则,即多重、重叠式保护概念,例如反应炉中的燃料棒本身是第一重保护,保护了棒内的核燃料,反应炉本身及其外面亦有层层由钢壁及混凝土制成的保护箱,其中一层钢筋混凝土更达900mm厚,确保整个核工业的安全做到最好;新核电资源亦会考虑与香港的距离和其他配套等,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建设,因此市民无需过度担心安全问题。

核能学者:技术成熟减低风险

香港核学会主席陆炳林博士向《星岛》表示,核电技术近年愈发成熟,中国就成功兴建出全球首座高温气冷堆商业核电站。他介绍指,不同于传统压水反应炉内部维持高压状态,遇到事故时或沸腾成高温水蒸气泄漏造成风险,新技术采用氦气降温,氦气加热至接近千度亦不会产生任何化学变化,安全性较高。

他续指,高温气冷堆采用燃料球而非传统的燃料棒,以往燃料棒在高压环境下无法完全取出,但新技术容许燃料球在危险情况下完全取出停止继续反应,令核事故风险骤降;同时,燃料球由碳化硅(Silicon Carbide)包覆,能有效防止内部核燃料泄漏之余,亦避免了像福岛核事故中,由锆合金包覆的燃料棒在极高温情况下与水蒸汽产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氢气,引致爆炸,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的严重后果。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