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宠幸78岁妃子吓跪太监

2024-06-10 10:26

乾隆晚年,有一天突然传召78岁的愉妃侍寝,这一举动竟然将旁边的小太监吓得直接跪下。因为清朝时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嫔妃一般年满五十后,就不会再召她们侍寝。那么,为何会有这个规定呢?

我们常说的“三宫六院”这一说法也来自于明清时期。“三宫六院”指的是这时故宫的格局,“三宫”指乾清宫、坤宁宫两宫,以及交泰殿。

“六院”其实是十二院,指的是位于三宫东、西两路的“东六院”和“西六院”。由于“三宫六院”基本由皇帝及其妃嫔所住,所以也用它来指代皇帝的后宫。

“七十二妃”则是指后宫的人数,但只是虚指,和上文中的“三千人”是差不多的意思。后妃具体的人数,每个朝代也存在一定差异,并且典籍规定与实际册封人数,也有一定的出入。以康熙为例,妃至嫔这几个等级中,人数就已达到33人之多,还不算馀下的等级。

对于后宫女子而言,除了背后家族的势力,美貌便是她们能够获得君王宠幸的最大优势,但在男权社会下,尤其在皇宫内,美貌也是她们最不值得一提的优势。

每年,皇宫内都会举办选秀,召集全国各地的年轻貌美女子参加。这成为皇帝挑选嫔妃和宫女的主要途径。最后经过层层选拔,才能留在皇宫。

1621年,明熹宗大婚之际,从全国各地征集了5000名年龄在13至16岁之间的年轻少女。之后由太监进行初次筛选,凡是身高、体型等方面不符合标准的,一律淘汰。挑选出一千人进入后宫,成为候选宫女。

挑选出的一千名少女将会由宫中有经验的宫女进行更细緻的检查,然后只有三百人通过了这轮考验。

之后再对这些少女进行一段时间的考察、培训,更全面评估她们的品性、学识等,能够晋陞为妃嫔的只有50人,馀下的只能成为宫女。

但这么多人,皇帝毕竟只有一人,也很难做到雨露均沾,所以不排除有些妃子一生都没受过恩宠,没见过皇帝。所以,有些朝代就会规定:“妾年未满五十者,必与五日之御。则知五十之妾,不得进御矣。”嫔妃年过五十,就不用再侍寝。

众所周知,古代非常重视后代的繁衍,尤其皇帝。广纳嫔妃除了满足皇帝的私欲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为了开枝散叶,繁衍更多的后代。年轻的妃子通常更容易受孕,生下健康的子嗣。

而古代生孩子本就十分危险,如果妃子年龄增大,分娩的风险自然也更高,发生意外的可能性也增大。因此,除特别宠爱某个妃子外,皇帝自然会更愿意宠幸年轻貌美的女子。

此外,这一规定也是为了防止后宫的妃嫔受到专宠。在古代,皇帝独宠一人的例子也不在少数。因此,为了平衡后宫嫔妃之间的关系,让皇帝尽量做到雨露均沾,减少后宫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