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1 星期五 11:55:57

凌云壮志薪火相传,五邑子弟飞天报国

发布时间:2024-05-17 13:47

日前,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公布1468名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相关信息,当中有名有姓的江门籍英烈共有82名。简单的姓名、籍贯、生卒年月等信息背后,隐藏着一段五邑子弟投身中国航空事业的传奇故事。

W1a

▲江门开平籍航空英烈张益民生前使用的物品以及其阵亡通知书。陈卓栋摄

W1b

▲冯如(左一)驾驶飞机准备试飞。恩平宣供图

在中国航空史上,江门五邑子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冯如开启现代中国航空史篇章;海内外五邑子弟浴血祖国蓝天、用自己的身躯筑就抵抗日寇的空中长城;新中国成立后,五邑籍科学家为中国航空贡献自己的智慧力量。凌云壮志未曾消,百年前生根发芽的航空梦,在如今的江门大地依然茁壮成长。

在本次公布的江门籍英雄中,有4位来自江门恩平。而这裹也是“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的故乡。

公开数据显示,冯如于1884出生于恩平牛江镇杏圃村。在他出生前75年,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真正意义的首个航空器。而在杏圃村这一偏僻村庄,当时村民们对此并不了解,只是通过古典小说《封神演义》中描写雷震子的情节,幻想“飞天”情景。这个故事也深深影响了童年的冯如:“人能不能造一双翅膀飞上天?”

12岁时,冯如跟随舅舅前往美国。在那裹,他见识到机器工业的强大,内心受到巨大触动。通过10年半工半读,他掌握了机械和电机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了很强的设计、制造能力。这为他未来的航空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1903年12月17日,美国莱特兄弟自制的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听闻此事的冯如心中“飞天”种子萌芽。而在随后两年,日俄两大列强在中国东北厮杀,百姓横遭浩劫,中国领土被强盗私相授受。这不仅激起了冯如的爱国心,更让冯如意识到航空在军事上的重要性:“日、俄战事大不利于祖国,当此竞争时代,飞机为军事上万不可缺之物,以其制一战舰,费数百万之金钱,何不将此款以造数百只飞机,价廉工省。倘得千只飞机分守中国港口,内地可保无虞。”从此,他立下了航空救国理想:“吾闻军用利器,莫飞机若,誓必身为之倡,成一绝艺以归飨祖国,苟无成,毋宁死!”

随后,在五邑华侨黄杞、张南和谭耀能的支持下,冯如在美国成立广东制造机器厂(后改名为广东飞行器公司),这是中国人建立的第一家航空器制造企业。几经失败与尝试,1909年9月,冯如造出中国人设计的第一架飞机“冯如1号”并试飞成功。两年后,冯如研发制作的“冯如2号”,其最高时速及飞行高度等均达到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1911年2月,冯如带领公司技术骨干、机械设备和造好的飞机回国,在广州燕塘设厂制造机器和飞机。当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冯如组织北伐飞机侦察队,加紧制造飞机。他花了3个月的时间,装配成一架飞机。这是中国国内生产的第一架飞机。

可惜天妒英才。1年后在一次飞行表演中,冯如驾驶的飞机失控坠地,冯如最终伤重不治。在短短的29年人生中,他全力投身于中华民族的“飞天”事业中。此后百年,众多五邑子弟继承冯如的未竟之志,翱翔蓝天。

文/ 陈卓栋

星岛日报海外版 羊城晚报社 联合编制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