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难破“江南大营”

2024-05-09 10:57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清政府为了镇压太平天国,保护江南漕赋重地,派出十万清军驻守南京城东孝陵卫,将太平天国的百姓和军队统统围困于城内。这支军队由钦差大臣向荣统领,因驻扎江南而被称之为江南大营。此外还有一个江北大营在扬州,与江南大营形成呼应之势。

当时清朝内忧外患,咸丰皇帝手中也没有太多精良兵马可供调遣,江南大营堪称当时最重要的清军据点。

江南大营的人员组成也并非八旗子弟,而是清政府从各省收编的兵丁,成分主要为民间武装和土匪山贼,因为早前就是散兵游勇、亡命之徒,又派系众多,这些人对打击太平天国并没那么上心,平日疏于军事操练不说,还下棋、养鱼、赌博、狎妓、抽鸦片烟,甚至自相仇杀,根本谈不上什么战斗力,组织纪律性特别松散。

但不管怎么说,江南大营也是拿朝廷饷银的正规军,再不济也比扶不起的阿斗八旗子弟强。尤其刚驻守南京城外时,的确给太平天国造成不小的压力。

说太平天国留着江南大营不打也不全对。江南大营驻扎在孝陵卫,地势较高视线清晰,进攻便利,如果太平军出城,才经过下马坊,江南大营就可以及时作出反应;兵败撤军,马群的空旷地带正好也可以接应。

进可攻退可守,还就在眼皮子底下活动,太平天国怎么会不急?在1856年和1858年,分别由东王杨秀清、燕王秦日纲和忠王李秀成统帅的太平军曾两次破营。但神奇就神奇在这里,江南大营这个战五渣并没有被太平军全面击溃,在这两次遭遇惨败的情况下,江南大营又能在之后悄无声息地重新组营,屡败屡建,跟没打过仗似的。

驻守南京城早期,江南大营也对太平军发起过一些零敲碎打的进攻,这些小战斗不仅有效牵制了太平军的活动范围和勃勃野心,还保全了富庶的江南一带,并非全无功劳。但江南大营有个致命短板——没有水军。这就意味着他们即使战斗力强悍,也没法遏制太平军在长江等水路上的活动。

简单来说,太平天国和江南大营都没有绝对实力一下子击败对方。几年下来,江南大营的布局战略逐渐清晰:牵制太平军主力和机动兵力,压缩太平天国的军事控制区,为曾国藩领导的湘军争取时间。

有后人形容,太平天国北伐是一场赌博,因为清朝的大本营就在北方,统治根基深厚,北伐劳民伤财,补给困难,无异于羊入虎口。但当时太平天国并没有太多选择。定都南京却被两个大营虎视眈眈地盯着,一旦清军增援压城前后夹击,就算慢慢蚕食,也早晚有被干掉的那天。想要维持长远统治,偏安于江南一隅显然不现实。所以太平天国选择北伐和西征拓展统治疆域,从战略上来讲无可厚非,当然也是无奈之举。

换一个角度,太平天国想要破局也应该先把江南、江北大营干掉,毕竟这是直接威胁天京安危的隐患。但之前说了,杨秀清和这帮乌合之众交过手,知道他们的实力,了解这些人一时对太平天国造成不了什么威胁,索性就想出了北伐、西征的策略,一个为直捣黄龙,吸引清军主力;一个为攻占湘赣要地,稳固江南根据地。

由于各方面形势逼人,北伐和西征的结果未能如初所料。虽然派了精锐部队,太平天国北伐还是陷于被动,以惨败收场,而主力出马的西征受湘军牵制,有胜有负,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扩充了太平天国的属地。虽然太平天国最后遭到全盘围剿,但如果不是主动出击,为自己争得生存空间,其灭亡的速度恐怕只会更快。


热门文章